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广灵:坚守为民初心 全力改制化险


来源: 作者:广灵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彬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7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广灵农商行以“六个实现”为目标,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不遗余力改制化险,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优化金融供给,用心、用情做好“支农支小”服务,为广灵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支农支小”实践

  (一)党建引领,重塑实力稳根基

  党建领航,凝聚发展合力。我行通过“党建+金融”模式,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在全辖范围内统一思想和认识,树立只有坚守支农支小定位,才能图生存;只有改制化险才能谋发展的理念。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抢抓机遇,弯道超车。截至5月末,我行资产总额较改制初期增长81.50%;各项存贷分别增长62.09%和56.42%,存贷款市场份额稳居县域金融机构首位;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不良率等核心监管指标持续优化,经营底盘更加稳固。脱胎换骨的不仅是体量,更有发展动能。2024年末,我行实现各项收入较改制初增长超115%;经营利润增幅高达2509%,连续两年获评“增盈创利先进单位”。

  (二)创新服务,金融“活水”润沃土

  在经济欠发达的广灵县域,广灵农商行始终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排头兵”。面对当地“教育强县”特色及“广灵小米”国家地理标志产业,我行精准滴灌,普惠金融进万家,整村授信实现全县129个行政村全覆盖,累计为1.19万户农户授信3.73亿元,切实缓解“贷款难”。同时,创新推出“农担贷”“活体贷”“杂粮贷”等产品,其中3.2亿元“杂粮贷”力挺“东方亮”小米产业腾飞,1500万元“农担贷”精准破解粮食收购大户融资瓶颈,发放8495万元“住房贷”圆了450多户安居梦。我行抢抓“京津冀桥头堡”机遇,用金融“活水”浇灌再生金属专业镇,支持御鑫隆等专精特新“小巨人”茁壮成长。

  从柜台到云端,我行的服务半径持续拓展,智能设备已覆盖全部16个网点,手机银行用户较改制初期增2.2万余户,电子渠道交易占比突破60%;网点环境焕新升级,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客户体验实现质的飞跃。截至5月底,全行已拓展“晋享e付”2609户,布放ATM机16台,智慧柜员机16台,真正实现“金融服务送上门,农民办事不出村”。

  (三)提升管理,治理升级树品牌

  我行全面重构制度体系,压实“三会一层”职责,筑牢合规文化根基。科技系统持续升级,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而且还织密了风险监测防控网络。始终将“支农支小”作为核心战略,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稳健经营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帮扶、助学等公益事业,在抗旱保收、疫情防控等关键时刻,主动减费让利,延期还本付息,并捐赠物资支援一线。员工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参与助农抢收、金融知识宣讲等活动,践行“百姓银行”的承诺,品牌形象与社会认可度节节攀升。

  【“背包精神”脉络】

  上世纪老一辈农信人肩背挎包、徒步进村的场景,如今已升级为“车载银行”“移动终端”的现代化服务。但不变的是“走千山万水、访千家万户”的执着精神。广灵农商行将其融入血脉,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在“支农支小”的道路上笃行不怠,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