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农信社系统上下火热实践“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工作中,阳泉农信社聚焦六个维度,倾力六个重点,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聚焦党建核心,倾力“四位一体”模式,实现党建引领发展。一是党建学习要细。通过重温红色历史、举办征文比赛、聆听报告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二是干部管理要严。严格履行“1+3”岗位责任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配置部门、严格职责权限,完善权责清单,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的制度化和规矩化。三是基层工作要实。不断规范支部设置标准和基层党组织设置,通过改设、增设等手段,扎实党建工作,同时,建好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信息数据库,实现流动党员“人走千里一线牵”。四是人才锻造要新。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一批90后新生力量,通过拓展锻炼、参观考察等方式将其锻造成为阳泉农信的中坚力量。
聚焦化险改制,倾力压降不良贷款,实现改制机构按期清产核资。一方面,通过采取呆账核销、以资抵贷、追诉担保等手段对不良贷款进行压降,确保不良贷款率控制在3%之内,隐性不良贷款全部化解处置。同时密切关注大额超比例贷款风险和集团客户超比例贷款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实行“每周指标分析、每旬回头补缺、每月联合会办、每季总结盘点”的改革推进机制,确保改制化险进程按预定时间表和任务清单有序推进,郊区联社、平定县联社将分别与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对接,成立改制筹备小组,召开协同会议,签订战投协议。
聚焦服务功能,倾力“标杆网点建设”,实现品牌价值创造。以“标杆网点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高效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银行服务体系及常态化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一是加大智慧柜员机设备投入力度,逐步实现“人工型网点”向“智能型网点”转变。二是有效利用现有流动服务车,实现定时定点按周循环上门服务,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三是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主题竞赛活动,不断提升柜面人员技能水平。
聚焦风险防控,倾力“345信贷规范管理执行年”活动,实现合规信贷。通过开展“345”信贷规范管理执行年活动,切实做到制度先行、办理规矩、人员专业,最大程度地维护农信社信贷资金安全和经营效益。“3”即优化前中后台分离制约的新型信贷管理架构;“4”即调整客户、期限、担保、利率四个结构;“5”即加强授信、征信、利率、档案、系统五个管理,提升信贷管理效能,加快转型提质步伐。
聚焦乡村振兴,倾力三级信用体系建设,实现金融普惠。通过“三步走”的方法策略,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一是调查摸底、规划引领。充分整合工商、税务信息,摸排经济主体、信用状况等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做到底数清楚、规划科学、方法可行。二是典型引路、分类推进。按照城郊拓展型、特色产业型、普惠金融型,选取3至5个网点作为典型试点,通过扫村扫户走访、产品研发对口、精简业务手续等分层推进。三是夯实基础、从容建设。将助力扶贫事业、助力小微客户、助力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形成“四联动机制”,各项专业化产品要切实根据客户风险、地区、行业等维度,进行差异化定价,力求做到“既普又惠”。
聚焦安全稳定,倾力“一周一片一网点”稽核检查,实现稳健发展。一是健全完善体系。明晰各条线案防管理职责,健全完善案防组织架构及制度流程,加强各条线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权责清晰、运行有序的案防工作管理、运行机制。二是超前预警隐患。对安全风险、操作风险、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源方面进行全面排查监督,提高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三是全面覆盖检查。发挥稽核检查机制的震慑性和预警性,集中力量对重点业务、重点环节、重要岗位、重要时段进行稽核,并开展内控评价、序时审计、突击检查、非现场可疑数据核查等工作,有效提示当前经营管理中的主要风险和薄弱环节,提高稽核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