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综合报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的道路上,晋城农信社的脚步从未停下。他们依托“农”字做文章,围绕“特”字求突破,加大资金投放,支持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在该市农信社充足信贷资金的支持下,不少农户依托特色资源念起“山水经”,办起“农家乐”,日子越过越红火。
“看山看水,也能看出好日子”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
车行在阳城县横河镇山峦间,森林茂密,鸟语花香,追云逐雾中,来到了这个入选“全国最美森林小镇”的横河镇。这里位于晋豫两省交界,有析城山、云蒙山、罗汉峰、五彩河等山水奇观,可曾经的横河镇村民,却“守着金山银山讨饭吃”。
“自从攀上农商行这门‘亲戚’,我是靠山吃山,生活越过越有滋味。”经营“农家乐”的刘永明说道。他在目睹村子旅游产业热起来后,从阳城农商行申请10万元信贷资金,建起了“农家乐”,接着又在该行支持下倒腾起了山货,短短几年,就赚了个盆满钵满。刘永民只是阳城县实施“旅游+”战略以来该县农商行支持的千百名受益者中的一员。近年来,该行抢抓机遇,审时度势,注重将信贷资金投向与旅游产业相关的餐饮、住宿、文化、娱乐和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等行业,着力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同时,他们以“农易贷”信贷产品为载体,简化信贷手续,压缩流程,还设立标准化金融服务点和POS机具,全力扶持辖内“农家乐”发展。
乡村旅游兴起了“农家乐”,也带动了当地特色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除支持“农家乐”外,该行还发放4500多万元信贷资金,大力扶持当地农民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目前,当地已开发出蚕丝被、相府蜜酒、润城枣糕等系列产品,将这个小镇从“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的贫困村变成“卖风光”的旅游示范村。
“有一种速度叫司徒速度”
司徒小镇位于晋城市区中心郊区,是典型的城郊村,司徒人在晋城农商行的信贷支持下,高起点建设美丽乡村。该行累计投入1.07亿元,助其发展成集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农耕体验、旅游购物、文化演艺为一体的老山西民俗印象基地,新晋城美食旅游地标的“司徒小镇”提速建设,吸引了天南地北的游客,并一举成功拿下四项艾蒂亚奖提名,成为有名的“网红景区”。
他们要求基层网点把支持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特事来办,主动深入一线,大力改进金融服务,变坐门等客为主动上门服务,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采取走乡村、串农户、到地头的办法,对辖内涉农项目进行调查摸底,准确掌握农业发展态势和金融需求的新情况、新特点,科学制订信贷投放计划。另外,他们开辟“绿色通道”服务,针对现代农业贷款需求特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科学改造信贷流程,不断简化贷款手续,大大缩短办贷时间。同时,该行设立专柜,实行专人负责、专柜办理,方便农业项目和农民群众及时办理贷款业务,畅通了贷款投放“绿色通道”。此外,他们还积极创新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大力推动微贷技术和发起行品牌产品落地,抓住“互联网+”机遇,推进服务创新、流程创新、产品创新,形成了个性化、本地化和包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大大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今年以来,该行新增涉农贷款5000余户,同比增加3200多户,增幅达到168%,余额达到41.9亿元。
(综合侯丽青、贺雷报道。统筹: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