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享受“美食”,我想是不同食材与调味品之间碰撞出火花,而后赋予味蕾的一种愉悦感。大江南北品尝各地美食,可无论脚步走到哪里,让游子魂牵梦萦的仍是家乡熟悉的味道,那是时光烙印的痕迹,一段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妈妈做家乡各种地道的美食都手法娴熟,凉粉也不例外。她在淀粉里加入水搅拌,锅里加水烧开,将淀粉边搅拌边倒入锅里,再将明矾用水溶开,倒入锅里继续搅拌,成糊状后出锅晾凉。然后在案板上切成细细的长条状,放入碗中。莲花豆的酥脆与凉粉的筋道搭配可谓相得益彰,再浇上几勺醋,蒜水,配上香菜,黄瓜丝,泼一层辣椒油,“哧溜”一声滑入口中那一瞬间,足够让舌尖欢欣鼓舞了。
凉粉晶莹剔透,简单纯粹。它正直,坦诚,从外表直抵内心,表里如一。它不像沾满瓜子仁的巧克力满身装点,夺人眼目;也不像夹心蛋糕只有品尝过后,才知道每一层的惊喜。凉粉不需要什么高档的餐具来盛放,也不需要什么精美的外表去包装,它需要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容器。无论街边小摊,还是酒店餐桌,凉粉的出现总是那么恰当适宜。“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这是凉粉教给我们的哲学。
一碗普普通通的凉粉,蕴含的智慧与哲学大概就是牵系我内心的原因,那碗来自家乡的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