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做实“驻村帮扶” 彰显责任担当


全省农信社扎实开展“驻村帮扶”成效显著
来源:山西农信 作者:李峰 田丰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8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调研先行,切实掌握村情民意第一手资料

  驻村帮扶贵在“精、准、实”,必须有的放矢。为了更好地完成驻村帮扶工作,系统各级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详细了解贫困群众致贫原因,制定相应措施,力求达到扶贫措施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项目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省联社党委班子成员先后80余次深入省联社对口帮扶村进行走访调研,实地了解贫困群众真实状况,结合山西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全省脱贫攻坚大会的工作部署与帮扶村实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切实可行的《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临县包村帮扶2018—2020年稳定脱贫、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规划》,重点就帮扶村的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等项目进行安排部署。省联社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省联社党委要求,深入贫困群众家中,与村民同吃同住,逐户了解生产生活困难和帮扶需求,研究帮扶措施。

  长治审计中心要求驻村工作队加大走访力度,严格按照“515”工作法、“五天四夜”要求开展驻村帮扶,带着感情责任,积极组织开展逐户走访工作,澄清底数,增强底气,打准底牌,全面掌握和了解帮扶村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及生活生产情况,以及村级经济集体收入状况等,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有利于帮扶村整村发展、有利于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良言善策,为驻村帮扶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晋城审计中心全面及时了解掌握贫困群众家庭情况,要求结对帮扶党员干部每月开展不少于一次的入户走访活动,并在《扶贫手册》上填写帮扶情况说明;单位主要领导和包村领导班子每月至少一次入村开展脱贫攻坚调研;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按要求每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走访一次,党员干部每两月走访一次,全面准确掌握贫困群众家庭基本情况和具体困难,吃透村情民意,宣传脱贫攻坚政策,为驻村帮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临汾审计中心严格要求驻村工作队认真开展“户户清”工作,走村入户、调查摸底、深入了解贫困对象家底、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投入产出、帮扶责任、脱贫时序“六清”情况,深入当地带头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家中,了解致富路径、科教知识、实用技术,摸清群众最急、最盼、最缺的事情,掌握帮扶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农民增收渠道、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等,为精准施策奠定基础。

  重点扶志,充分调动广大村民摆脱贫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扶志扶智是扶贫工作的核心。系统各级在驻村帮扶过程中,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采取政策宣传、文化下乡、教育投入、农技推广等举措推进扶贫工作,努力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省联社驻村工作队通过在帮扶村创建扶贫爱心超市和露天影院,积极推广爱心积分兑换活动和扶贫先进事迹展播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引导增强贫困群众自立意识。活动开展以来,村民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要我做”正在转变为“我要做”,“扶贫不是给钱,脱贫不养懒汉”“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的思想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积极健康向上的新风貌逐步形成。

  晋中审计中心对扶贫政策深研细读、领会实质、合理运用,利用“扶贫小课堂”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活动,提高贫困群众对各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同时邀请技术能手、致富带头人到帮扶村开展专业培训,让贫困群众学习先进理论、先进技术,增强生产技能,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贫困群众的自主脱贫意识,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思想,让贫困群众真正“想脱贫、会脱贫”。

  阳泉审计中心根据省、市精准扶贫文件精神和政策,在对口帮扶村广泛开展扶贫宣传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扶贫开发政策宣传活动。驻村工作队在村民集中的活动中心、文化室等场所采取张贴海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有力确保扶贫政策知晓率、扶贫政策宣传全覆盖。驻村工作队同贫困群众一对一开展教育、医疗卫生、大病医疗保险、产业发展等扶贫政策的讲解,并利用乡村公路道路两侧,房前屋后墙体,累计粉刷扶贫标语二十余条,精心整理扶贫宣传暖心袋,做到贫困群众全员了解,激发脱贫热情。

  运城市联社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同落实,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通过定期开展扶贫夜校,为贫困群众讲解党的方针政策、扶贫政策优惠、经济市场形势、农业技术、金融知识等,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对国家政策的知晓度、认可度、满意度,让贫困群众全面了解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社会保障、转移就业及公益设施建设等扶贫政策。

  解困脱困,努力帮助贫困村民解决各种现实难题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系统各级在驻村帮扶过程中,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卫生治理、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保障村民饮水安全等一系列措施,帮助老百姓解决看得见、用得上、实打实的现实困难。

  省联社驻村工作队为解决两村委、村组织无活动场所和年久失修等问题,由省联社拨付4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共修缮房屋14间,完善了村委支委办公室、村级党群活动中心、第一书记室、扶贫攻坚工作室等工作场所,帮助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作了室内宣传展板,不仅解决了办公场所缺失的问题,还向当地百姓展示了村两委组织建设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决心和信心。

  大同审计中心在帮扶村积极开展“联手群众、整洁家园”活动,并把这一活动作为乡村金融扶贫提升工程重要举措来抓,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督导扶贫工作,驻村工作队利用村喇叭广泛开展宣传,组织贫困群众86人次,组织干部员工61人次投入到此项活动中,出动清扫车辆8次,调动小型铲车一台,帮助该村粉刷房屋83户310间,打扫庭院74户,清运垃圾5吨,清理补修公路2.5公里,共投入人工费、材料费3.4万元。此项活动密切了干群关系,集中整治了帮扶村多年来的脏、乱、差问题,不仅提升了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更加深了贫困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理解,让贫困群众感受到了驻村工作队的温暖。

  忻州市联社为改善帮扶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和饮水安全,不定期开展慰问、捐款捐物、捐赠医疗器材、义务体检活动,并投资30余万元修建文娱活动中心、公共卫生间、修理防洪渠道、修建路灯等照明设施。面对入冬村民饮水蓄水池水管裸露面临上冻的问题,忻州市联社主动出资、第一书记及时联系维修设备及人员,对蓄水池管路进行了维修,对裸露管道进行了深埋,确保了全村入冬生活用水安全、足量不间断供应。

  着眼长效,着力构建保障贫困村民稳定增收的产业体系

  扶贫产业项目的落实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系统各级根据帮扶村实际,结合当地资源,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引资金、拉项目,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贫困群众收入,确保扶贫项目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省联社驻村工作队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的精神要求,结合帮扶村的村情实际和当地发展扶贫产业的具体要求,在省联社出资150万、政府财政扶持资金96万元,临县联社提供1300平米场地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帮扶村所有贫困群众共同参加的“临县晋农信农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每年可消化当地10万余斤优质核桃,年销售额150余万元,实现“两村”贫困群众户均年增收600元,人均年增收400元,“两村”村集体年增收5万余元。

  太原审计中心采取“政府+帮扶单位+村集体+合作社+基地+贫困群众+市场”七合一的经营模式,支持村集体发展双孢菇食用菌扶贫产业,通过双孢菇食用菌项目建设,实现带动贫困村、贫困群众增收成效,并完成建设230千网的光伏发电项目,实现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全年实现分红收益37万元。通过运用安排公益性岗位、设置奖励资金、救助困难群体等措施,项目资金覆盖全部贫困群众,实现了村集体产业同贫困群众利益的连接。

  朔州审计中心通过“强弱结合、合作互补、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了“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群众”的产业扶贫模式,建立起贫困人口产业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目前,拥有蔬菜批发市场一个,配套多家蔬菜脱水加工厂、预冷库、纸箱厂等各类企业40多家;蔬菜种植面积3315亩;已建成千亩高效科技示范园区和金满仓工厂化育苗园区各一个,完成300多个日光温室大棚、166个移动大棚;建成奶牛养殖小区一个;累计带动近300户贫困户脱贫。

  吕梁市联社积极争取项目支持,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有基础的农户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无劳动力的和年老部分农户种植庭院蔬菜,优化结构,分类指导,力争做好技术指导和销售跟踪等服务,鼓励有基础的农户发展特色农业。同时加大单位扶贫贷款投放力度,向锦绣农业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50万元,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目前已建成农家土窑10院,采摘园30亩,自由旅游区60亩,能同时接纳100人以上的吃住游一体服务新格局,带动了近30户贫困户,105名贫困人口,每年每人分红120元,村集体每年增加收益1250元。

  截至目前,全省农信社省、市、县共106家机构担负驻村帮扶任务,定点帮扶村213个,驻村工作队人数827人,派出第一书记112人,直接投入资金3631.27万元,对上争取各类资金5953.38万元,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262.85亿元,引进项目146个,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全系统各级将始终坚持“深耕三农、细做小微、精准扶贫、倾力重点”的战略定位,将服务“三农”作为根本宗旨,将金融扶贫作为政治任务,将驻村帮扶作为使命担当,坚持将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不摘”原则落到实处,继续深化帮扶村脱贫后的巩固提升成果,确保“责任不减、政策不减、力度不减、成效不减”,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坚决圆满完成各项帮扶任务,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发挥地方金融机构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