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联社明确2020年信贷业务重点工作考核方案,旨在通过建立完善的信贷业务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区域平衡、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确保数据信息来源真实准确、考核方法合理有效的前提下,检验全省农信社在支持乡村振兴、提升信用工程和信贷资产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效。
考核指标分为定量和定性两部分。定量指标包含涉农贷款投放、精准扶贫贷款投放、信用贷款投放、信用主体建设进度、用信覆盖面、金融供给、容忍度等7项内容。其中:涉农贷款投放分值为30分,包含涉农贷款余额净增20分和普惠性涉农贷款净增10分。精准扶贫贷款投放为扣分项,深度贫困县贷款本期增速低于全省扶贫贷款增速,每低于1个百分点扣1分,最高扣3分;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较年初下降的(9家无贫困户的县级机构除外)扣2分。信用贷款投放分值为30分,包含信用贷款净增10分、信用贷款累放10分、信用贷款违约率10分。信用主体建设进度分值为25分,包含行政村授信覆盖面10分、农户授信覆盖面5分、培育信用小微企业10分。用信覆盖面分值为15分,包含评定信用村(市场、社区、商场)10分、农户与小微企业用信覆盖面5分。金融供给为扣分项,普惠型农户贷款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每低1个百分点扣1分,最高扣5分;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低于80%,每低1个百分点扣1分,最高扣5分;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每低1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容忍度为扣分项,涉农贷款不良率不高于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不良率以上3个百分点与5%的孰高值不扣分,每高1个百分点扣0.3分,最高扣5分;高风险社每高1个百分点扣0.1分,最高扣3分,但较上期下降的,不扣分。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不高于自身各项贷款不良率之上3个百分点,不扣分;每高1个百分点扣0.3分,最高扣5分;高风险社每高1个百分点扣0.1分,最高扣3分,但较上期下降的,不扣分。民营经济贷款利率高于年初水平,扣0.5分,按季分别扣分。小微企业贷款利率高于年初水平,扣0.5分,按季分别扣分。
定性指标为加分项和扣分项,包含信用工程建设、精准扶贫工作、信贷管理工作、信贷队伍建设等4项内容。其中:信用工程建设包含组织实施情况、完善阳光办贷监督服务机制、积极推广情况、宣传工作情况4部分,根据各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加扣分。精准扶贫工作方面,完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监测机制,稳妥处置逾期贷款,有效化解逾期风险,加1分;11月底前,未全面治理户贷企用,扣2分;对各级纪委(纪检组)通报或经贫困户举报查实存在扶贫领域作风方面问题的单位,自问题发生当月起,每季度扣10分,直至整改为止。信贷管理工作方面,推出特色鲜明、切实可行、推广有效的信贷产品,按季一次性加2分;未将股东贷款、关联交易贷款等信贷资产业务纳入统一授信的,扣2分;未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要求,强化落实“两禁两限”规定的,一次扣1分,最高扣3分;未按期开展在线监测并报送监测报告的,一次扣2分;针对信贷风险排查、系统监测、监管意见等问题,未按期整改,按问题类型扣分,每类问题扣2分,最高扣10分;未按时上报省联社或监管部门要求报送的报告或报表,一次扣1分,最高扣5分。信贷队伍建设方面,县域内客户经理少于员工总数四分之一的,一次扣2分,直至达标;未建立涉农、小微、农户、信用贷款尽职免责管理办法,每缺少一项,扣0.5分,最高扣2分;未全面推行客户经理等级化管理,一次性扣2分,直至取得切实成效。
省联社依托信贷管理系统、数据仓库、统计等数据,结合验收、抽查、监测、检查等结果,按季对市县两级机构进行考核、通报、奖惩。每季度次月,将根据得分高低通报考核评价结果。次年1月底前,将根据得分高低通报年度考核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