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是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一环,农商行作为典型的商业银行,应当高度重视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化建设,建立专业化营销机制,采取专业化营销手段,以期获得最佳的银行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客户的需求。
建立专业化营销机制。转变以往包括行长、经理、柜员等全员参与的粗放式、非专业化营销机制,打造市场营销组织架构内部的专业化联动营销团队,并根据业绩进行等级考核。引导全员高度重视资金组织工作,将工作踏实、作风优良、想干事、会干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营销岗位上。基层网点作为最前沿的营销团队,提升“赢在大堂”、外拓营销的工作质效。同时,加强与同业机构的互动交流,并利用科技促进营销机制转型。一方面,加大与其他商业银行的互动交流与参访观摩,加强学习借鉴先进做法,尤其是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新业态,着力跟进,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强化科技支撑、科技引领,打通线上线下多元化金融服务渠道,积极借助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科技优势,对于客户群体进行精准定位和分析,构建“用户画像”,根据市场需求研发金融产品,并针对不同的业务产品、客户群体、存款金额进行差异化定价,构建便捷、高效、专业的管理体系。此外,县级行社领导班子应当发挥宏观导向与政策引领的作用,在上级机构的指导和部署下,积极行使自主权,细化政策制度,采取与当地经济政治环境、客户群体特征相适应的具体制度规范,为市场营销的规范化运作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注重建立完善市场营销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以及风险预警机制,并强化考核管理,使整个运作以成文的制度规范为标准,纳入“法治”的框架内,充分保证公正、公平、公开,才能更好地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采取专业化营销手段。一是找准自身市场定位,扬长避短。首先,针对金融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找到自身有别于其他商业银行的优势和强项,开展差异化营销。如农商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等业务均大同小异,同质化严重,在进行营销时应当择重和突出宣传农商行点多面广、决策链条短、方便快捷等优势切入。同时,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使多层次客户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通过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使客户更加愿意选择农商行进行存款投资。二是细分客户群体,进行差异化营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摸清客户的属性,对客户进行分层分类,制定不同的营销方案,推荐差异化、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首先,将已有客户流量源作为依据,建立一个较为高端的客户层次,深入分析潜在的存量客户,从中选出高端客户并配备专人服务,利用电话、面谈、微信、短信、客户活动等方式进行存款营销,实现差异化、全方面的客户管理,改变粗放式管理模式,使客户与商业银行的联系更加紧密。其次,大力开发优质客户资源,对系统服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加强上下联动及配合,进而为优质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方案及层次化的存款营销。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客户对农商行的信赖度,使客户资金的归集度得到提升。最后,抓住周边市场,以良好的服务、信誉及实力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挖掘出更多的优质客户。三是加强内外部合作,提高市场营销整体水平。一方面,县级行社应加强与外部各类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密切与县域内各大商企的合作,给予金融产品优惠政策服务等,维护重要资金来源与基础性业务;通过与竞对商业银行联合营销策略的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赢;通过加强与县域内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保障在代收代付业务、现金代理业务、资金结算业务等各方面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强化系统内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比如前台部门要做好重点项目、重点客户、大额资金的营销工作,不断提高存贷款营销的效果;中、后台部门则要做好前台的支持及保障工作,并利用优化服务、推介产品等形式提高自身在市场营销中的参与程度,使商业营销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