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柳伴朝蓝,砌红堆新绿。
屋檐洒葱郁,炊烟袅袅起。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
清明雨纷纷,闻音最乡愁。
二十四个节气里,春阳潋滟的季节,“清明”二字,恰似少年人,“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
心静如水可温婉杯盏,花香旖旎沁溪水静怡。一脚踏在故乡的土地上,淡淡的泥土清香扑面而来,那种感觉踏实而厚重。清明前后,地气上浮,空气中弥散着暖暖的春意,花朵含苞,草木回春,冰雪消融,溪水潺潺而流,小鸟站在枝头欢唱,就连群山的轮廓都变得柔软可爱了。如果身在这遥远的异乡,只能托天边的云朵遥寄哀思。愿将绵无绝期的悼念化作相思细雨,滋润着每一个有爱的角落。
春风细雨润一缕乡愁,琴音舒缓伴清明时光。在传统文化的脉络里,清明是一张画着乡愁的地图,这张地图会指引着我们回到故乡或精神的家园,找寻自己的根,是对故土养育之情的感怀并感恩,是对人生情怀心灵的慰藉与寄托,是对乡土文化纯真的寻求及抒发,是对地域特色文脉的诗咏和传唱,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殷切期望与翘首以待。
清明时节,总会有一缕风吹拂着你的心田,总会有一滴雨润泽着你的乡愁,如果你仔细看,会在清明这张地图上找到你的根和乡愁,不正是那湾浅浅的海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