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所有的节日中,清明终归有它独特的意味,就是浓浓的血脉之情,以及深深的眷恋。在这风清景明的日子里,铲一锹黄土,覆一层哀思;栽一丛新枝,植一腔缅怀!就在这个日子里,我们的魂魄能和所有的亲人在天上相逢。
家乡的习俗,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在清明坟前祭祖,只能在家了表心意,以寄哀思!我妈妈便是。年年临近清明之时,早早准备上素食、素酒、一抔新土、一缕新枝,尤其是姥姥生前喜欢吃的那几样,生怕漏掉一样。今年亦如此!这天,看到妈妈久久站在窗户边,望向东南方,一动不动。我便走向前去问:“妈,您怎么了?”妈妈好像被我突然一问打乱了思绪,愣住了,不时回过神儿,揉了揉眼睛说了句:“没事,妈妈只是想妈妈的妈妈了”。说着回了自己的屋,不时传来一阵一阵的抽泣声。于是我走到妈妈屋门口,看到妈妈依然望着窗户的东南方,看着抽泣的背影,心疼的上前搂住了妈妈。妈妈哭了,边哭边说:“我再也听不到我妈叫我了……”那一瞬间,我眼前模糊了。
记得但丁曾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搂着眼前的妈妈,想到妈妈曾经也是姥姥眼里的“小姑娘”,也会盼着她一天天长大,天冷时也会叮嘱她多穿衣,家里仅有的肉也留着给她,同样长大了也叮嘱她找个好人家……会护她一生周全的人。眼前这个“小姑娘”如今她也有了她的“小姑娘”,而幸福的我仍在听着这世上最美丽的声音,而她却再也听不到了……老舍先生说过,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母亲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妈妈虽已过花甲,经历过太多的世事无常,但想到姥姥时仍然像个小姑娘,我知道那是她心底最柔软也是最坚定的地方,那是根!想到此处,泪眼婆娑。论语上曾讲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俱!大概意思,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我为之高兴的是,这个早已过了花甲之年的“小姑娘”已经陪伴我三十余年,害怕的是她还能陪我几个三十年?不愿去想,此刻我只想望着东南方,因为那是妈妈的妈妈的方向,心里说着:“姥姥,您放心,您的‘小姑娘’以后由我来守护!我知道,您会高兴的!因为此时我们是相通的!”清明,与我们更多的是深深的眷恋,浓浓的爱意,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幸福和动力,代代相传!妈妈哭着哭着说累了,想睡觉,像个孩子,我立马擦干眼泪安顿好妈妈,盖上被子。关上妈妈屋的门,我回到自己的房间,打开手机单曲循环《听妈妈的话》,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