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雨生百谷,春雨绵绵,它是古代农耕时令文化的妙笔丹青;柳絮飞落,杜鹃夜啼,它是翠鸟声声杨柳间的动人心弦;牡丹吐蕊,樱桃红熟,它是暮春花香最深情的宁静致远。微雨过,晚春为四季织就成了绿色的锦衣,衬在落日的肩头,在清风中起舞,画出最美的谷雨时节。
有雨如诗,落一笺诗雨,拾捡出发的梦想。
听落雨成诗,是宋代词人志南所写“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细腻温润,在这明媚的春光里读诗,春风剪了意象,春雨浴了情境,春光断了尘埃。有多少诗人在华夏大地上,浓墨重彩留下恢宏诗篇,无论是那被雨浸湿沾满泥土的鞋子,还是那双饱含勇敢和坚强的手掌,在这一刻都显尽轻盈,袅袅芬芳,将希望寄给远方。柳丝长,春雨细,不妨怜惜了这一剪春光,让心灵在噪杂中豁然开朗,宁静致远,为梦翱翔。
有诗如雨,吟一首歌谣,浸润坚守的模样。
赏如诗春雨,是唐代诗人张旭所绘“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的色彩缤纷。谷雨,作为抓住春天尾巴的节气,更是有一番难寻的惬意。春天的雨,如绢丝般轻柔婉约,悄悄入梦,润物无声。从天而落的春雨,踌躇娇羞,正如千万条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为山水人物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那碧翠的吕梁山回想着落入诗笺的执着。一行服务三农,一行抱诚守真,一行坚定坚强,一行兴晋富民——盈盈落于叶片上、田野里、心坎间,落成最美的谷雨芬芳,镌刻着不朽的农信精神的模样。
如雨如诗,存一份信念,聆听远方的悠扬。
知温婉诗雨,是宋代词人秦观所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意境高远。雨是大地的诗意,想象中最美的画面便是“雨船听雨眠”,在小雨中漫步,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杨、梧桐树阔大叶片的沙沙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氤氲出梨花开。春带雨如诗,梨花落尽,时光推移着春的气息与期盼,花不负时,时不负花,整个春天也在梨花开落间,更显隽永和韵味。天终会有晴,雨也会停歇,萦绕着春来疫去,山河无恙的华夏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