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一转”是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有效举措,是贯彻落实全省农村信用社党委(党组)书记会议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抓手,“四大战役”是山西农信在转型发展中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必然选择,二者统一于蹚出转型发展新路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这一主线。近期以来,各级机构把打赢“四大战役”同“三强一转”有机结合,围绕“强”和“转”找差距、找问题、找对策,想办法、做文章、求成效,使全省干部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不断将“四大战役”推向纵深。
在强信念上,省联社党委指出要加强党对农信事业的领导,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宗旨使命教育,加强职业操守教育。各级农信社党委(党组)不断加强党对农信事业的领导作用,召开专题会议,发挥党的先进性、导向性,制定清收处置办法、形成清收处置方案,并高度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掌握实情,听取一线意见。通过建强战斗“堡垒”,强化党员党性意识、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树立起鲜明旗帜导向,激发全员清收的主动性和执行力,做到狠抓实干,真抓巧干。
在强技能上,省联社党委指出要提升业务知识素养,提升业务技能水平,提升综合履职本领。系统各级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大练兵,并不断提升清收技能,将理论知识转换为指导实践的强大动能。在实践中,系统各级瞄准目标、精准施策,不仅敢打敢拼,更加注重寻方求策。一方面在正面上借力,充分做足同政府的汇报沟通工作,联合公检法行政力量,加快催收执行进度,形成内部发力、政府给力、多方借力的清收格局。各机构有的通过银政联合,积极向政府部门主要领导汇报公职人员贷款清收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向公职人员不良贷款亮剑;有的通过与政法系统紧密配合,集中清理历年诉讼贷款、新列入执行案件贷款及已达成还款协议拒不执行的贷款,通过采取“打击一批、移送一批、关押一批”的手段,依法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等行为。另一方面在清收侧面上下功夫,大打“感情牌”“征信牌”,通过讲道理、举例子的方法,为贷户分析利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断提升清收成效。
在强服务上,省联社党委指出要强化服务意识培养,强化服务需求把握,强化服务制度落实。各级机构积极助推乡村振兴,做实做细各项金融服务,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纾解小微企业困难,助力“三农”消费扩容,不断畅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全省农信社(农商行)以占全省22%的存款市场份额,投放了全省40%以上的涉农贷款,50%以上的小微企业贷款、民营企业贷款、扶贫小额贷款,60%以上的农户贷款。同时,各级机构积极拓宽服务渠道,运用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渠道,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保障客户的基础金融需求得到满足。通过做优举措、创新产品、强化考核的方式,促进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再提升,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持续添加新动能。各级机构有的注重把握客户需求类型,推出形式多样的差别化、个性化服务,依托网点转型和标准化服务导入等手段,提高柜面规范服务水平,针对大中型客户,在公共性服务基础上,根据其金融需求,提供附加值特色化服务,同时为偏远行政村出行不便的客户,提供定期专项服务活动;有的始终围绕“回归本源、服务三农”的市场战略定位,结合当前辖区的金融环境与形式,积极推进“整村授信”,充分贯穿“贴近需求”“需求共建”“发展共融”的服务理念,开辟整村授信新途径,及时捕捉潜在需求,分析总结问题和困难,将“农户申贷”向“银行送贷”转变,加快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
在转作风上,省联社党委指出,要大力整顿作风纪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加强监督和执纪问责。各级机构强化“四大战役”督战效果,主动下沉一线,形成督战常态化机制,省级向市级派驻督察专员、市级向县级进行常态督导,通过座谈调研,听取汇报的方式,深入分析查找不足,为基层想办法、破难题,主动建言,积极发挥参谋作用,并广泛开展专题督导,为做优做实工作成效提供了有益助力,全力做好精准高效的督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