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芳,沁水农商行加丰支行副行长,沁水县“最美战疫之花”,常年来立足信贷岗位,践行初心使命,严把信贷风险,助力乡村振兴,不畏艰难,勇挑重担,7年来共发放贷款1200余户,金额达1.76亿元,收回率达99.93%。
抗疫:“我是干部我先上!”
今年的春节异常安静,失去了往日热闹的局面。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人们都待在家中不敢出门,街道空无一人。当我们还在家中心怀恐慌,不少英雄的身影已经逆行而上,为了祖国大地的安宁和人民身体的健康,勇赴抗疫一线,而徐东芳正是其中的一员。她立足岗位,坚守值班,不仅守护着基层网点的安全,而且在加丰镇刘庄村挂职村主任助理岗位上坚守了半个多月,助力该村疫情防控。她以身作则,对出入群众逐一登记劝导、测量体温、询问外出事由,耐心宣传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同时,会同班子筹集口罩、消毒液、方便面、雨伞等物资深入到辖区16个重点村的疫情防控,为一线人员送去了农商行的关爱,3月份被沁水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沁水县妇女联合会联合授予“沁水县最美战疫之花”荣誉称号。
疫情好转后,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成为徐东芳的工作重点。今年3月,客户霍某当时正在疫情重点防控区,人出不来,更到不了企业。但霍某急需资金启动复工复产,徐东芳在确保“不聚集”“少见面”的前提下,通过微信渠道,让沟通“先见面”,后以“鸡毛信”的方式让客户签字确认,快调查、快审批、快发放,及时向客户发放贷款300万元,帮助这家小微企业加快复工复产步伐。目前,共支持19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投放信贷资金5730万元。
乡村振兴:“敢想敢做才能致富。”
徐东芳作为刘庄村的挂职干部,主动发挥金融工作优势,为村级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建设美丽富裕的新农村。一是倡导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她主动给村委会提议外出考察新项目,组织26名村民代表一起前往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考察养殖项目,对“德州驴、乌头驴、三粉驴”等优质品种及销售情况进行详实考察学习。目前,在她的积极努力下,刘庄村养驴场正在紧张筹建中,预计不久后即可投产,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二是推动成立村级经济组织合作社。在刘庄村召开的两委班子联席会议上,徐东芳借鉴外省先进经验,提出成立村级股份制经济组织合作社的建议,由村集体出资占股60%,村干部带头入股,村民自愿参股的形式,组建股份制经济组织,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并在5月9日通过了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三是落实“整村授信”满足村民金融需求。徐东芳通过与村干部前期沟通,加丰支行首批“整村授信”试点工作在刘庄村实施,在召开的村民动员大会上,徐东芳和同事们现场宣传信贷政策,讲解“整村授信”流程,入户调查,评级授信,共完成筛选白名单125户,授信85户,发放金额432万元,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放贷:“效率就是调查+速度。”
沁水县加丰镇潘庄村的刘大哥自办超市坐落在村丁字路口拐角处,位置好、村民来往多,生意挺好,特别是到了节假日期间超市生意更是火爆,刘大哥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刘大哥却在为扩大超市规模发着愁。徐东芳在进村入户后,得知刘大哥苦于资金周转困难,装修资金不充裕,无法扩大店面增加营业额,她特意实地走访调查,查看超市规模,了解经营情况,通过座谈了解客户的困难和需求后立即向行长作了汇报,加班加点为客户准备信贷资料,加速贷款审批流程,三天内就顺利通过“兴农快贷”发放70万元信贷资金,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如今,刘大哥的超市已扩大一倍多,经营业绩越来越好。
收贷:“办法是人想出来的。”
贷户郭某在2014年借贷14.95万元,后因生意亏损,无力偿还贷款。农商行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寻人,不见其踪影,“催收难”变成了“找人难”,为了躲债,郭某远走他乡,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徐东芳接手后再次调查摸排,当了解到郭某的父亲在当地司法所工作时,立即前往找到郭父,讲明形势与政策,加之郭某的担保人是其妹,在事业单位工作,应知失信人对家庭及子女的限制政策,努力劝其早日还清贷款。之后,徐东芳再次来到司法所,请求所领导一起与郭父座谈,诚恳说道:“作为人民调解员,更应知法守法,不然你怎么做调解工作?”郭父沉默不语,徐东芳进而询问郭父:“你有多久没见到儿子了?”就这一句话,让郭父老泪纵横:“六年了,我吃不香、睡不好,心里好似有一块石头压着,这次我想通了,回去就和女儿一起筹钱还贷款。”在徐东芳的努力下,郭某16.5万元的贷款本息最终如数归还。
徐东芳同志既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客户经理,更是一朵美丽的铿锵玫瑰。她常说:任何一件事情要想做好,一定是用心、用情,专注投入的结果;若想放弃,一定会有100个借口和理由。作为党员干部,要为提升工作找措施,不给放弃工作找借口,只要全力以赴,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