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下个月就要退休了,大家都说退休后就能享清福喽,可他却高兴不起来。老李干了一辈子信贷员,经他手的贷款,怎么也有成千上万笔,令老李骄傲的是,他的贷款放得出去、收得回来,不良贷款零星无几,连续十年的“优秀信贷员”称号那是响当当的。
眼下老李犯了愁,他下个月就退休,可他管贷的一笔贷款马上就到期了,客户却说“经营不善,还不上了。”这可怎么办,虽然自己要退了,但也不能给工作留尾巴。老李翻着这笔贷款资料,陷入了沉思。
该笔贷款是东头村的“王饼子”贷的,因他经营一家饼铺,久而久之他的行当也就成了他的姓名。“王饼子”做的饼子又大又香,甜的咸的原味的,都是实打实的面团,在炉子里生烤,功夫下得足。每逢节日时还卖手工月饼,人们都几百几百地订做。他家里只有一个劳动力,还供着两个大学生,饼铺的经营周转难免费劲。
做了详细的贷前调查后,冲着“王饼子”为人诚恳,做买卖实在,他的饼子也着实受村里人欢迎,老李给他发放了一年期的3万元贷款。起初一切都很顺利,每月到了结息日“王饼子”主动就把利息存到卡里,从不拖欠,他一边在火炉边揉着面团一边对做贷后检查的老李说:“咱和信用社也是多年的老街坊了,你们信任我,帮我周转,我感激不尽,咋能欠你们钱呢。”老李看着排队买饼的人,欣慰地笑:“你这手里干着活儿收钱不方便啊,办一个我们信用社的“晋享e付”吧,放一个收款码,钱自动就进你卡里了,不用提现手续费,还能实时播报收款记录……”“王饼子”憨憨一笑:“那敢情好啊,那给我办一个!”
谁知2020年刚开年,就遇上了新冠疫情,饼铺门一关就关了三个月。对于“王饼子”这种靠门店经营挣钱的客户,完全就没了经济来源,但这三个月的利息他还是按时结了,“王饼子”想:咬牙熬一熬就好啦。
到了五月,疫情缓解,饼铺终于重新营业,“王饼子”比从前更加卖力,他埋头揉着面,炉火映红了他黝黑的脸。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地摊经济”迅速崛起,各种小摊纷纷涌上街头,卖麻辣烫的、卖烧烤的、卖蛋糕的、卖碗秃莜面的……可以这样比喻,人们兜里只有一块钱,但是选择多了,吃了这家就吃不了那家,饼铺的生意慢慢就寡淡了下来。这样一拖,贷款马上就到期了,3万元的本金怎么还得上呢?
老李查看了“王饼子”的“晋享e付”记录,都不及以前销售收入的一半。老李寻思,这样下去可不行,我手上的贷款不能有一笔损失,得帮助“王饼子”把买卖再做起来。多年的信贷工作中老李见得人可不少,见得世面也多了,谁是做什么买卖的、买卖里有啥花样他不精通却也知道一半。
过了几天,老李兴冲冲来到饼铺,他给“王饼子”出主意:增加饼子新品种。“王饼子”的饼铺卖的老三样人们吃惯了,新上点花样换换口味,比如核桃饼、红糖饼、枣泥饼、芝麻花生饼等等。“王饼子”眼睛一亮,这个可以!城里人也许这些饼吃多了,但村里仅他一家做饼的,来点新鲜的没准儿可行!二话不说,隔天新口味的饼子便上架了,饼铺又红火起来了。还款日期一到,“王饼子”把钱如数还清。
老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回想几十年的职业生涯,支撑他的是农信人永不褪色的“背包精神”,这背包里有责任有使命,有情有义。最后一笔贷款的清收不仅代表他自己工作的完成,也是为“王饼子”这个家庭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不正是无数农信人的使命所在吗?金融助农、金融扶贫,我们点燃的正是无数农民心头对生活的那一团旺火。接过“老李”的接力棒,年轻的农信人将继续不忘初心、践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