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红,男,47岁,一名普通的夏县农商行党员干部,2018年11月被组织委派到禹王乡李庄村,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去得时候他说“我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也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百姓娃,来咱李庄村就是为村民办事的,我就是咱老百姓的服务员,咱李庄村父老乡亲有啥困难,怎么脱贫、怎么致富,咱们一起想办法,定措施、定目标,一定让李庄村每个村民过上好日子。”三年了,张立红从没忘记自己所说的话,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做好细微事 暖了百姓心
张立红刚上任的第一天他就细心的发现村日间照料中心没有厕所,给老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他通过和村委会协商和单位沟通协调,夏县农商银行拨付资金4600元很快建成一个新厕所,老百姓都竖起大拇指称赞,这个第一书记真的给咱办实事来了!几年来,每当有群众来访、咨询办事,他总是“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席话语解惑”,他和村民打成一片,为大家代缴新农合、新农保,为老年人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多次去县城和村民办理银行卡和养老金业务,大家无论有大事小事,都会说去村委会找第一书记,他一定会帮助解决的。
爱心小超市 激发内动力
张立红在李庄村调研中发现,有的贫困户就是想伸手等政策救济,懒惰成性。他想,再好的帮扶政策,只能帮贫困户暂时脱贫,不能养你一辈子,要想彻底的摆脱贫穷落后面貌,一定要从思想上拔掉他们的穷根,扶贫先扶智,好政策不养懒汉,帮扶队是贫困户的领路人,但不是贫困户的养老人,脱贫致富关键要靠他们自己,只有勤劳才能致富。张立红就从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做起,在李庄村建立一个“爱心扶贫超市”,2019年8月“爱心扶贫超市”正式营业运行,该超市对贫困户实行积分制度,贫困户比的是谁家积分多,谁家更干净整洁,谁家更有致富门路。贫困户不论是参与村集体活动还是打扫公共卫生,都能获得相应积分,贫困户凭积分可在“爱心扶贫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积分每月兑换一次,截至目前,贫困户共2300分,兑换2300元商品。
“以前我靠政府救济过日子,现在通过劳动,累计积分,可换得自己所需的物品。”贫困户李天上在货架上挑着自己所需的物品,开心地说道。
通过建立“爱心扶贫超市”,不仅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同时带动全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一举多得,对脱贫攻坚起到助力作用。
床前细照顾 亲如一家人
2019年11月29日,张立红在贫困户李希良家平房顶上清理雨水时,突然发现李希良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着,脸色苍白,冷汗直流,疼痛难忍,他立即开车将李希良送到人民医院。经医院诊断老人得的是腹股沟斜疝。住院两周,张立红每天都陪护在老人病床前,喂饭、喂药,照料老人生活起居,同房病人都以为他们是父子俩,老人开心的说,他是我村第一书记,也是我的“大儿子”。老人病好回家后,和孩子们一起为他赠送了“扶贫帮困、情暖民心”锦旗。
疫情防控时 站在最前沿
2020年新春疫情爆发后,张立红每天看着新闻上滚动的数据,听到家人谈起各村封口封路的消息,他的心非常的焦急。“不知道李庄村是什么情况,我一定要亲自去看看。”他坚定地说道。正月初五一大早,在还没有接到上级通知要求时,他就早早的返岗了,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一直奔赴在第一线。他说;“我是党员,村第一书记,村里需要我,百姓需要我,我必须走在最前面。”
2月14日,气温骤降,寒风刺骨,为了不让在村卡口日夜值班的志愿者受冻,张立红积极和村干部商量,为值班志愿者临时搭建帐篷“暖心房”,为坚守一线的疫情防控人员撑起了保护伞。他说:“风雨不能进,疫情更不能进。”
在疫情形势非常严峻,村里最缺防护物资的情况下,张立红主动为李庄村捐款500元和100个口罩,在他的号召带领下, 26名党员干部不甘落后慷慨解囊,村民们也纷纷献出爱心,捐钱捐物,李庄村53名党员群众共捐款9720元,为李庄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不忘脱贫志 打赢攻坚战
面对“抗疫”与“脱贫”的双重考验,张立红既当疫情防控尖兵,又做脱贫攻坚战将,在两个战场日夜奋战。李哥,快要复工了,准备什么时候出门……类似这样的对话,张立红每天要重复无数次。他逐户排查走访,精准施测,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复产。他一方面结合进出村道特点和复工复产的特殊时期,联合农商行、村委会对疫情防控再次进行科学布控。另一方面,积极关注省内外招工信息,有针对性地向贫困户推送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多渠道推进贫困劳动力劳务输出,截至目前,该村在外省企业务工28人,县外企业务工7人,县内企业务工35人,31户7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复工复产。与此同时,他积极引导村们分时分段做好春耕春灌工作,1200余亩麦田全部浇灌完工。
他,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驻村第一书记,甘当百姓服务员,与村民们一起决战决胜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