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四三四”工作法让整村授信更高效


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0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平顺农商行贯彻省联社信用工程创建工作总要求,以“434”工作法推进整村授信,持续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有效缓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8月末,该行已授信14356户,金额5.17亿元,用信1917户,金额1.16亿元。

  建立“四个专项机制”

  平顺农商行打造“四个专项机制”,为整村授信工程提供速度和质量的“双保障”。

  专项组织领导。该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从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参与到党支部发力、党员PK,全部参与到此项工作。同时,成立整村授信督战组,现场督导和帮扶整村授信工作,按季实现督导全覆盖,并定期入户调查“回头看”,确保工作稳步推进。

  专项信息收集。利用点多面广、人熟地熟的优势,采集村中资源、产业发展等信息,同时,与政府党建共创,收集乡镇居民医保、社保等多维度信息。截至8月末,该行已完成150个行政村的户籍信息整理工作。

  专项授信产品。结合县域经济特色和客群分类,进一步发挥授信卡利率适中、手续简便、使用方便等优势,为客户提供贴心的金融服务。

  专项激励考核。将授信卡进行科学计价,明确计价标准,“每授信一户、每用信一户”分别给予员工相应的奖励,按月、按季统一兑现,以“真金白银”激发员工干事创业激情。同时,制定尽职免责管理办法,让客户经理想放贷、敢放贷、会放贷。

  优化“三大操作环节”

  该行在整村授信过程中,更加注重做实基础动作,不断提升整村授信实效。

  贴心宣传。该行要求客户经理讲好“两种话”:把专业术语转化为浅显易懂的语言;把需要宣传的话语用方言流利表达,让老百姓听着明白,记得清楚。在此基础上,在各村张贴公示牌、悬挂条幅或借助村喇叭广播、村微信群等方式,提高整村授信工作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截至目前,该行共张贴公示牌417块,悬挂条幅380余条。

  科学评议。在评级预授信阶段,积极沟通村委干部,结合数据库信息进行有效评议,并选取村内威望高、信用好且熟悉本村基本情况的村民作为金融顾问,以“3+2”模式成立评议小组,即3名村民“评议人”加2名客户经理组成评议小组,通过“背靠背”方式给出每名白名单客户预授信额度,选取平均值为客户预授信额度,形成预授信名单。

  精准授信。坚持精准营销授信到卡,在“背靠背”评议阶段根据客户常驻地分为五类:A.本地有经营项目的客户;B.本地有稳定收入的客户;C.本地户籍在外有经营项目的客户;D.本地户籍在外有稳定收入或务工人员;E.务农等其他类客户。对前4类客户群体重点跟进,A、B类客户和预授信告知后有需求的客户及时入户走访对接,完成授信到卡。

  推行“四项保障举措”

  该行完善整村授信工作计划,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批多次开展授信工作。同时与非办贷网点有效联动,以每两周一个批次、每次多轮深入的方式开展整村授信工作,确保做深做透。

  进度“上墙”。将整村授信开展进度公示上墙,以行政村为单位从名单客户筛选、评议预授信、精准授信、签约用信四个方面进行持续跟进,对照办贷网点规划表,及时分析工作开展进度与存在差距,有效推进工作。

  积分“引领”。组建劳模工作队,开办“周提升”团建效能培训班,实行客户经理积分制管理模式,根据客户经理当月业务完成情况、效能培训情况进行日常积分,对积分领先的客户经理,颁发队员勋章,提高客户经理积极性。

  全员“联动”。采取日常营销和全员营销相结合,每周三为全员营销日,全员统一着装、统一动作,以支部为单位,全员参与开展整村授信工作。

  精准“出招”。在营销本地户籍在外人员过程中,以“三个一”行动(一轮家中留守老人/亲戚拜访、一次电话与添加微信联系、一轮回乡前情感互动)为依托,开展精准营销,做到批量签约授信到卡。对已精准授信客户通过首次用信体验、双月提醒等方法引导客户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