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以集中化管理提升信贷转型效果


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9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晋城农商行贯彻落实省联社重建重塑工作要求,探索信贷业务集中化管理模式,实现激发队伍活力、防控信贷风险、增加经营效益的有机统一,有力提升信贷转型效果。截至9月末,该行实体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11.55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下贷款较年初净增7.89亿元,占实体贷款净增的68.31%。

  突出一个重点

  以“责任分工”防控信贷风险

  该行实行信贷集中化管理模式,将每笔贷款流程分成若干环节,将各环节集中管理,重点加强新增贷款营销和存量贷款管贷,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信贷运行模式,在实现风险防控更精准、更有效的同时,释放客户经理营销潜力,提高信贷转型效果。

  对于新增贷款,该行实行营销受理与调查相分离,贷款由专门人员进行调查,一方面从事调查的授信经理岗是经过精挑细选、从业经验丰富的客户经理,调查标准更统一,风控能力更专业;另一方面负责调查的授信经理不会过多与客户相接触,客户的日常营销及维护均由营销客户经理负责,有效避免了贷款调查的人情干扰和道德风险,使贷款准入更严格、更有效。

  对于存量贷款,该行由专门设立的年检经理进行续贷调查,一方面年检小组根据该行筛查的风险点及规范化的年检项目,进行实地核验,对风险把控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年检小组起到了换人核验的作用,避免了客户与客户经理因熟悉而产生人情干扰和道德风险,使调查结果更客观;同时,年检小组还要与支行行长进行沟通了解客户信息,经贷审委员会审查,通过掌握更全面的信息,确保对业务的风险把控更加精准。

  针对集中管理阶段可能存在的贷款“重放轻管”问题,该行采取三项措施及时化解风险贷款苗头。一是强化贷后管理岗的监测预警职能,逐日监测逾期贷款情况,按周开展小额风险贷款处置例会,重点考核21日结息率,及时发现风险隐患。二是强化营销客户经理的日常客户维护职能,对存量客户定期进行回访,收集客户负面信息。三是强化年检管理,对存量客户进行季检、年检,及时调整客户管理类型,分类处置风险隐患。

  抓住一个关键

  以“网格管理”提升获客效率

  该行优化网格化营销手段,为基层配套提供网格化管理工具,创新推出“物理网格+虚拟网格”模式,弥补传统单一物理网格固有的缺陷,通过客群、行业划分虚拟网格,以物理网格作为营销边界和检验营销全覆盖的标准,以虚拟网格作为营销的主要内容和工具,同时成立研发创新部定期出台综合营销方案。一是梳理下发客户名单,充分调研行业市场,对接沟通政府部门,筛选各网格客群优质客户,梳理优质商户3.68万户、代理记账客群110家、培训客群114家、安居客群991家,为支行提供了充足精准的营销对象。二是研发设计产品组合,根据不同客群,研发对应产品,并将账户、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各类产品进行组合,实现综合营销和上下游渠道营销,充分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提高营销成功率。三是合理配置营销资源,合理配置营销费用,研发设计丰富的优惠活动,强化宣传造势,营造浓厚氛围。四是精心设计流程话术,根据各行业客群的不同经营特性,统一营销流程和营销话术,帮助客户经理在面对客户时能够从容应对,实现“按图索骥”式营销,大大提高营销效率。

  强化一个保障

  以有效激励机制激发信贷队伍活力

  畅通的管理机制是信贷转型的基础、前提,但激发客户经理的活力、动力,才是推进信贷转型的核心。该行一是实行客户经理等级管理,划分六级、十档客户经理等级,根据客户经理业务能力、风控水平以及综合表现等方面情况,在员工积分管理的基础上评定客户经理等级,与薪酬、晋升直接挂钩,极大地激发了客户经理工作积极性。二是实现薪酬量化计价,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先后4次修订薪酬制度,综合考虑数量、质量等因素,对信贷各岗位实行薪酬计价,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拉开客户经理的薪酬差距,有效激发了客户经理的工作动力。三是大力选树优秀典型,实行日通报、周排名,每季评选表彰优秀客户经理,营造向先进学习、向标杆看齐的浓厚氛围。开展“争做小贷达人”竞赛活动,定期分享、总结营销明星典型经验,充分发挥身边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激发客户经理的营销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