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叔父,我来接您回家


来源: 作者:杜贵海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9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杜小旺,我的叔父,1945年6月入伍,1948年8月在兰州战役中牺牲,时年20岁。

  1965年,在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就记得家门口挂着黄底红字“光荣烈士”木牌。还记得,政府每月给奶奶发放3块钱抚恤金,每年“八一”建军节和春节,村里干部都会敲锣打鼓到我家慰问,学校组织少先队员带上红领巾,举着红旗来到我家打扫卫生。所以,四叔杜小旺的名字从小就刻在我的脑海中。

  1983年8月23日,父亲临终前对我说:“你长大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去兰州祭奠祭奠你的四叔!”。我含着泪答应:“我一定会的!”父亲的遗嘱、自己的承诺,我一直记在心中。2018年,为了寻找叔父的详细地址与电话,我先后在网上通过多种形式查询,均无结果。

  2019年3月,眼看清明节就要到来,不死心的我继续在网上查找有价值的线索,直到3月26日下午,在兰州七里河革命烈士陵园一位工作人员的建议下,我联系到榆中县兴隆山革命烈士陵园,但对方没有答复。无奈之下,我经过反复分析与判断,决定在清明节前试着去一趟兰州榆中县兴隆山革命烈士陵园。在出发前,我专门前往永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寻求帮助,他们耐心地指导我,还为我开具介绍信。就这样,我启程了。

  2019年3月28日10点20分,我从永济北站乘坐动车踏上寻找流落异乡70年叔父的旅程,思念、期盼与愿望成真的心情相互交织在一起,一路祈祷这次红色之旅、圆梦之旅能够圆满成功。经过4个半小时,动车终于到达兰州西站,没有休息,直接登上直达榆中县城的大巴车。

  3月29日早上7点35分,我到达兴隆山革命烈士陵园,还没开门,门口也没有公布值班电话,我只好一人孤单站在门口,感到格外焦虑。正在思绪万千的时刻,我看见一位老同志朝大门口走来,我喜出望外地向师傅打招呼:“师傅,师傅,早上好!”这位老同志一边用钥匙开门,一边问我:“这么早,你从哪里来的?”“我是从山西省来的,这是我的介绍信。”我急忙掏出介绍信递给他。

  随老同志走了不到5分钟,便走进他的办公室兼宿舍,他捅旺炉子,给我冲了一杯茶水,为我介绍起这里的概况:这里埋葬着在解放兰州及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314名烈士遗骨和615名无名烈士遗骨。”

  我一边记录,一边向他问询这里的故事和兰州战役的情况。他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地为我讲起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悲壮故事。时间过得很快,已是9点5分,我们起身前往墓地,寻找叔父杜小旺。

  我们两人走过山沟,穿过树林,踩着未解冻的腐烂树叶来到墓地分头行动,一排一排地找。当我走到左边第五排时,一眼发现叔父杜小旺的名字,上面刻着“杜小旺烈士之墓 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六零团”,我不由自主地跪在墓碑前把家里的变迁情况一一告诉叔父,同时说:“永济杜家营村永远是您的家,今天我就接您回家!”我将花圈摆放在叔父墓前,以示告慰叔父在远方安息,家里人永远怀念他!

  在离别烈士陵园时,为我开门的老同志拉着我的手说:“侄儿能不远千里祭奠叔父还是首例。我们这里每天8:30上班,不知道我今天怎么地7:30就转到大门口,原来是你叔父在天之灵命令我,快开门去,我家亲人来了!”听完,我的泪水忍不住再一次流淌。

  愿英雄魂归故里!愿烈士精神永存!

  叔父,走,跟我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