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一毛钱的事儿


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5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夕阳已落,天色渐黑。大山里的十月,天气已经转凉。送走了接款的运钞车,岢岚农商行大化支行的负责人左龙准备锁门,忽然营业大厅门前停下了一辆满载粮食的三轮农用车,驾驶室里跳出来一个穿着军绿色大衣的人,“龙哥,别关门啊,我找你有急事呢!”

  左龙仔细一看,原来是“粮贩子”小刘。小刘在外打工多年,去年回乡发展,看到当地杂粮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自己还有点销售渠道,便当起了农民经纪人,在当地收购、贩运杂粮,俗称“粮贩子”。

  “龙哥,你快给我看看,咱这农商行的贷款证还算数吗?我记得当时授信额度是8万元,这该怎么用啊?现在能取到钱吗?”小刘手里拿着一本农商行“信用户贷款证”急切地问。

  “当然算数呀,这是农商行‘整村授信’专门为大家发放的贷款证,有了这个贷款证,可以在县里任意一家农商行网点随用随贷,额度以内,用多少、取多少。但是今天已经下班了,业务没法办了。你快跟我说说,你这么着急用钱要做什么?”左龙指着贷款证说。

  原来,小刘有个外地客户想要一批高品质谷子,在村里收粮时,他发现李大爷家中上万斤的谷子正好符合客户标准,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如果能成功收购,可以小赚一笔。因为粮食收购需要大量的现金周转,小刘手里的现金流较为紧张,只给李大爷交了部分定金,约定过几天带现金再来收购。然而有个外地“粮贩子”想抢生意,报的价格每斤比小刘高一毛,而且直接付现金,禁不住诱惑的李大爷已经动了心,想要毁约卖粮。

  小刘着急了,如果李大爷毁约卖粮,自己将失去客户信任,但是,自己的货款又没凑齐。着急万分下,他想起去年农商行在“整村授信”时为他办理的贷款证,所以匆匆忙忙来咨询。

  弄清楚事情缘由,左龙决定陪小刘去趟李大爷家。刚进大门,就看见李大爷家院子里站着好多人,有外地的“粮贩子”,还有看热闹的村民。

  “李大爷,听说小刘跟您定了一批谷子?您是要卖给别人吗?”

  李大爷一看便明白了:“是这么回事,小刘前几天已经跟我谈好了价钱,也交了定金,可是外地的买家现在报的价每斤要贵一毛钱呢,家里还等着拿卖粮的钱给儿子娶媳妇儿,所以我才……”

  这一毛钱看似小事,可是大山里的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下来挣的就是这一毛一厘的辛苦钱。左龙心里清楚,今天他得帮助小刘完成收购,也必须给李大爷挽回损失。

  “李大爷,您是咱们农商行评定的信用户,咱们村也是信用村,而且小刘已经给您付了定金,您这个信用户更应该带头讲诚信、守信用啊!我向您保证,明天一大早,小刘就能把钱带过来,而且一定不能让您吃亏!”

  “咱的信用村可是好不容易才批下来的,做人做事咱都得守信用!”周围的邻居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唉,好了,好了,这谷子我今天不卖了。”几句劝说下来,自知理亏的李大爷便泄了气,草草打发走了外地的粮商,自己一个人蹲在门口使劲儿地吸着旱烟。左龙把小刘拉到一边,悄悄地说了几句话,小刘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小刘顺利拿到贷款,左龙跟小刘来到李大爷家过称、交钱。点钱时,李大爷拿着一大摞现金数来数去,“这钱不对啊,这咋多出来了?”

  “这是小刘主动给您每斤补的一毛钱!”左龙笑着说。

  “李大爷,明年您家的好杂粮可得继续留给我,咱明年继续合作!”

  “好,都给你留着!”

  看着“粮贩子”小刘借着“整村授信”的东风,正奔向致富路,看着全村人共同维护的信用环境日益转好,左龙欣慰地笑了,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不就是这样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