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信息科技监管评级实现“提档升级” 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山西农信高质量发展


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8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本部讯 (王强 王卓) 科技信息工作是确保全系统安全、高效、精准运行的核心和技术保障,在为推动山西农信高质量发展中不断贡献着科技力量、科技方案。

  两年来,省联社科技信息中心紧紧围绕“安全可靠、精简效能、科学实用”总体要求,坚持“安全性、高效性、实用性”总体原则,在信息科技治理、风险管理、开发测试、运行维护、业务连续性等领域持续改进,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运维支撑、推进系统建设、规范科技治理、制定人才规划、提升自主研发,在监管部门2021年度信息科技监管评级的通报中实现“提档升级”,评级结果由3C提升至3B,为推动全系统各项业务高质量开展提供了稳定而有力的科技支撑。

  树好“航向标”

  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

  省联社以强化顶层设计为总抓手,将省联社党委、经营层各项工作部署与数字化转型深度结合,通过分析金融业务发展与科技保障之间的深度关系,结合金融科技发展的整体趋势和规律,制定《山西省农村信用社科技建设数字化转型规划(2022—2025)》,形成了对今后一段时间科技信息工作的科学指导。

  在《规划》中,省联社在战略层面构建了目标清晰、路径优化的科技建设整体框架;在宏观层面对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治理架构进行全面升级设计;在微观层面明确每阶段的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建设路径、建设策略和预期效果。

  练出“真把式”

  推进科技队伍人才建设

  省联社从人才队伍建设出发,制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统领未来3至5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与之配套的,省联社还建立考核淘汰机制,在年度考核中实施末位淘汰;建立培养锻炼机制,通过下沉基层、融合业务、外派学习等渠道,多模式培养科技人员同步提升专业水平和业务素养;优化技术序列成长机制,畅通技术序列成长通道,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生态;创建自主研发机制,独立自主研发人力资源系统、股权信息管理系统、支付清算服务平台等系统,同时在日常需求实现中逐步提升自主研发比例,完成人民银行代收代付系统接口升级改造开发等工作,以此系统性、协调性、整体性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

  耕好“责任田”

  助力科技运营降本增效

  省联社从运维保障抓起,在科技信息工作方面提出“降成本、保运行、提质效”整体运维工作思路,建立“1+2+3”运维管理体系,扎实提升系统运维工作质效。通过细化运维任务、优化运维模式、压实运维责任,全面梳理信息系统分级分类、做细做实运维管理、提升自主运维能力,统筹完善运维管理体系,科学合理降低运维服务成本。在坚守不发生系统运行风险的基础上,软硬件维保综合成本优化降低近30%;在保证服务水平不降的前提下,网络传输成本优化降低30%;梳理整合服务资源需求,异地灾备成本年度单项优化降低2000余万元;科学调整信息系统应用运维模式、增强自主运维能力,大幅降低运维成本。

  同时,从系统建设发力,省联社加速建设完成了一批业务急需的信息系统,全力保障各项业务顺利开展。在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压力下完成新一代信贷系统建设及十余项相关配套系统改造与投产,并先后完成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超级网银系统、流动性风险监测系统、小额信贷平台(网贷平台)、关联交易管理等多个系统的建设与投产;完成涉及人行、监管、外部机构等多个系统接口的改造升级、配套建设,工具打造、风险管控、市场拓展的科技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省联社还从业务连续性突破,紧扣省联社党委统一领导、科技信息中心统筹协调、业务部门高效协同、基层行社参与支持的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推动网银等11套重要信息系统的真实灾备切换演练,完成核心业务系统的首次灾备切换演练。

  重塑“铁规矩”

  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省联社遵循《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促进信息系统安全、持续、稳健运行,强化业务支撑,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规范流程着手,省联社围绕系统建设的生命周期,对每个环节进行规范和流程管理,有效保障系统建设质量。同时,规范系统建设需求,提出系统建设“监管要求优先、短板弥补优先、需求清晰优先、产品发展优先”四优先原则;规范系统研发管理,建立科技研发工作量评估机制,全面规范研发工作管理;规范流程管理,对于一般性系统运维与开发事项,制定合规审批流程予以规范,对于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三重一大”事项研究程序进行科学规范决策;加强科技费用科学管理,建立内外部预算费用评审机制,确保系统建设环节与过程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