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朱自清的《背影》是在十七年前的初中课本中,心中并无多大感慨,也不是很懂朱自清写这篇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感情。今天,当我再读《背影》,我流泪了,这篇文章背后的辛酸谁能体会,写得是那样的贴切,那样的真实,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有时候,我们只能感受到母亲的慈祥与关爱。因为,母爱是细腻的,其实父亲的爱也是同样伟大。由于每个父亲表达对子女的爱的方式不同,有的是严厉的,有的是内敛的,正如朱自清的父亲一样,他的父亲对他的爱就属于那种内敛的爱。
再次翻开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简单朴素的文字却能产生出极大的感染力,轻声朗读几分钟之后,眼前的文字已经模糊成一片,泪水无声无息地润湿了脸颊。父亲奔波沉重而疲惫的脚步声,跑遍这个城市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身影,累到半夜回家压低声音的咳嗽,还有我们每次离开时眼角余光里看到的凄然和无奈,一幕幕,突然都变得如此清晰。父爱,原来也是无时无刻陪伴在我的生活,只是我从不曾用心去体会。
下午父亲来我家,按门铃时我正酣睡,迟钝一会才去开门,门开了却发现无人,不多会父亲打电话来,问我在哪,我说在家,我穿了件睡衣出去,抬眼一看,发现父亲手提一箱牛奶。接过牛奶,父亲说他要回去了,让我好好吃饭,等父亲走远,我大声喊了声爸,父亲转过头,我却不知道说什么,便问道我妈没上来吗?父亲说没有,便又独自向大门口走去,看着父亲有些蹒跚的脚步,望着他身体佝偻的背影在黄昏中渐行渐远,我忍不住流泪了,我怕看见父亲渐渐衰老的背影,又清楚地感受着朱自清先生的情感,产生了跨时空的共鸣。
想到父亲六十多岁了,还要每天早出晚归受着年轻人不曾受的罪,不禁心酸,一个熟悉而深刻的背影,岁月无情留下的烙印。这么多年,正是父亲的坚强,让我一路收获了感动,让我在贫苦的岁月里,没有轻易发出一声放弃的叹息,没有迷失在城市的物欲横流里,挺直腰杆做人做事。今夜,我又想起父亲的背影,平平仄仄的文字沿着岁月的古痕爬过记忆的背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痕,化作对父亲永远的爱,现在父亲已经老了,但他还在不停地操劳,从来不知道停歇。不知何时,我的眼睛又开始模糊了。
眼前,仿佛又出现了父亲奔波忙碌的身影,日渐伛偻的体格,年过而立,我才终于明白,那是一个我们一生下来就能看到的人,可是要真正读懂它,可能需要我们用掉一生的时间。
背影,静静地来、悄悄地去,在我们的心头荡起那爱的柔波,一圈又一圈。愿天下的父母都永远健康快乐,愿天下的父母都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愿每个家庭都幸福美满,和谐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