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党建联盟”为农村产业“强筋壮骨”


来源: 作者:阳城农商银行/侯翔畅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1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今年以来,阳城农商银行以“党建共创”为抓手,积极融入阳城县凤城镇“党建联盟”,深入推进政、银、校、企、村党建协作,探索特色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截至目前,该行已为凤城镇3571户农户办理授信,推动土地流转4000余亩,发展温室大棚106栋、春秋大棚125栋,年产值达到2000余万元,拉动就业3000余人。

  城乡互动 打通三农发展“大动脉”

  该行与凤城镇党委、政府强化协作,以“城乡互动”为路径,打通“三农”发展“动脉”,突出资源倾斜,加快“以城带乡”。该行充分做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金融纽带作用,以整村授信为抓手,提高涉农小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通农户贷款占比,将资金富集在“三农”领域;积极参与凤城镇现代农业产业“党建联盟”,对照市场主体倍增政策,先后出台“码商贷”“货车贷”等信贷产品。同时,该行优化网点布局,坚持“城乡统筹”,将该镇按照地理位置、人口规模划分为5个片区,确保各片区都有营业网点,在各社区、行政村建立“网格员”,将金融资源合理调配到城乡的各个角落。

  政银联手 破解集体经济“中梗阻”

  政银双向沟通,搭起“创业舞台”。该行选派38名业务骨干到村担任金融助理,把握农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需求;组织客户经理走到田间地头,与农民客户交朋友,做到知农事、晓农情、纾农困、贴农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聚焦秋收秋播、秋粮收购工作重要时点,以常态化驻企服务为其提供“保姆式”金融服务,助产增收。该行对照凤城镇政府优质集体企业名录,为每个集体企业提供“三个一”驻企服务,即确定一名包企领导,全流程参与对接,全方位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落实网格管理,当好“金融管家”。今年以来,该行对凤城镇辖内集体企业实行网格化管理,先后组织“金融讲堂”79场次,走进集体企业介绍存贷款、“晋享e付”“云闪付”等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进一步提高辖内人员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知晓率和使用率。

  产融协作 构建特色农业“微循环”

  该行以“产融协作”为核心,构建特色农业“微循环”。一是凝聚多方合力,注重“项目推动”,积极协助凤城镇、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开展项目研究,先后为白沟村中华寿桃采摘园、凤南臻远科技示范园、阳高泉农贸批发市场等一批优质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二是激发党建活力,引导“规模经营”,依托“党建共创”,支持美泉村探索“党建+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并积极开展整村授信,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三是深挖产业潜力,着眼“品牌运作”,深入各村开展品牌农业产业链调研走访,对农业产业发展成熟度高的村制订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创新信贷产品,降低融资成本,助力农业产业走向品牌化发展道路,先后支持和培育白沟青云天种植园、美泉鲜惠蔬菜、上孔蓝宝石葡萄等一批经营主体实现品牌化发展。四是提升发展张力,培育“集群效应”,借助晋享生活等平台,加大农业品牌产品宣传和拓展力度;利用线上平台宣传推介惠农主力产品和惠农政策,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品牌集群效应;延伸产业服务项目,将支持领域扩展到品牌产业加工、包装快递等产业链下游,充分发挥品牌协同效应。

  多元善治 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

  该行积极与镇村两级乡村振兴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在农村基础设施、信用环境、社区治理等方面广泛协作,以“多元善治”为手段,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提升基础设施,聚焦“民生福祉”。该行辖内各支行主动对接各村集中供热改造项目8个,积极提供资金帮助和支持;对接村内旱厕改造、污水管网改造项目12个,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共同谋划村庄绿化、亮化工程以及供水管、排水渠重建工程,保障民生福祉。改善信用环境,建设“乡村文明”。该行坚持将党建共创行动与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对各村不良贷款进行全面摸底,支行派专人持明细与村委对接,逐户研究清收办法,制定“一户一策”台账,共同开展清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