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挖空心思、费尽心力”拿出好作品的时候,当你写出来的讲话稿领导审核“一遍过”的时候,当你的文字材料成为编辑心中“免检产品”的时候,那种充实感、成就感,就是最大的满足和动力。把握好“六个字”,让写作可以事半功倍。
“粘”就是情怀。要把写作作为一种兴趣、一种爱好、一种情怀、一种事业,把脑和笔粘在一起,把心和手粘在一起,发扬不怕写、写不怕、怕不写的勇气、韧劲和“时时放不下笔”情怀。要始终保持一种“空杯”心态,不断淬炼,通过写材料快速提高理论水平、业务水准、思维能力、大局观念等综合素质,在写作中不断成长、成才。
“站”就是站位。要做到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主动“换位思考”,掌握好“四情”,即上情、中情、下情、外情:上情要通过学习,跟会,更好地领会揣摩领导的思路和想法,让材料能写到领导的心坎中。中情要通过沟通,思考,及时收集,融会贯通,全面掌握机构的工作动态和工作信息。下情要通过调研,体验,从当事人、当局者的角度直观有效地体验、感受。外情要通过共建,借鉴,吸收其他机构在解决同样问题上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完善对策和措施,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攒”就是积累。要围绕政策理论、信息资料、基层素材、写作技巧等四类重点,通过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的搜索引擎以及书刊杂志,分门别类进行总结归纳,做到集中且成体系。同时,要注重在使用中积累,对一篇讲话反复研究,对一个结构反复揣摩,对一个素材反复使用,以“输出带输入”,把积累从仓储过程转变为化合过程,进一步激活写作时的“想象”能力和“超链接”能力,提升写作效率。
“瞻”就是模仿。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一个多维系统,学习借鉴要用好学、思、践、悟四个步骤,立体性把握,围绕主题、风格、方法、结构、观点等要素多维度模仿,切记是“仿”不是“抄”。在模仿中通常可以采取借“石”攻玉、借“瓶”装酒的方法,通过借鉴别人文章的结构,融入自己的思想和实际工作,在整体上模仿套用,在局部上偷梁换柱,取得脱胎换骨之效。
“战”就是锻炼。“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要做好文字工作,必须要从自身入手,下苦功,多锻炼,做到“三多”。眼要多看,紧盯时事要闻,追溯政策源头,对标上级要求,努力增加知识储备。脑要多思,缘心而定、由感而发,勤思考、多思考,融入、融汇、融通,进而实现结合精准有序。手要多写,各种公文都要拿来练手,宣传报道要善于结合时政热点,网络热词,善抓标题归纳,提升文章阅读量。
“展”就是修改。“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对于写好的文章,要有“一稿放过一稿拦”的力度,精雕细琢,不断修改,不断拔高。在文章修改上,多人易稿,集思广益,听得进意见建议,放得下个人执念,跳出文稿看文稿,走进文稿看文稿,破除思维定式,克服帮扶依赖,在不断打磨中接近完善,通过不断修改实现文章质量和写作水平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