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讯 (郭科伟) 长治农信社深刻领悟“三个绝不意味着”,在强化过程控制上狠下功夫,算好经营管理的效益账、成本账,通过调整存款结构、控制付息水平,强化运营成本管控、压降非生息资产规模,推动经营管理控本、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该市农信社成本收入比为28.73%,同比下降4.7%;存款付息率较同期下降0.13个百分点,利息支出增幅低于存款增幅7.36%。
突出结构调整
持续管控存款付息水平
该市农信社将优化存款结构、降低存款利息刚性支出作为降成本工作的重点,通过优化考核、加强引导等方式加强低成本存款营销、控制高成本存款。首先是按照“高成本低计价、低成本高计价”的考核原则,引导各农商银行加大对公存款占比考核力度,调高对公存款考核权重;各机构对高管、中层及网点的考核中,加大对公存款余额和有效户数的考核力度,适度增加对公存款营销的权重。同时,明确党委主体责任,突出高管和中层带头,持续加强对公存款的营销,辖内高管按照名单制原则逐户开展营销,抢抓县域重点项目建设、机构改革等契机,抓好对公账户营销,取得良好成效。此外,针对存量存款的利息刚性支出,该市农信社统筹考虑存款规模、存款结构、市场竞争、成本控制等因素,实行差异化定价机制,进一步优化差异化存款的利率定价方式,对活期存款、三年期及五年期个人定期存款利率进行差异化调整,实现保留客户与控制成本的有机统一,并持续遏制高成本的“协议存款”,切实发挥利率调节作用、降低存款成本。
强化过程管控
合理优化运营成本
该市农信社坚决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在经营管理各环节牢固树立效益意识、强化费用管控意识,在保障合理支出的同时,聚焦网点成本管理等重点支出项目,努力控制和压降运行成本。在强化营业网点的费用管控方面,该市农信社优化租赁网点,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强营业网点租赁和装修管理,对论证为效能低下的网点,引导农商银行积极通过提升经营效益等方式加强整改,并借助FTP系统,加强营业网点成本费用的精细核算,重点加强亏损网点的管控,通过加强引导激发网点负责人经营意识、优化网点业务结构等方式,推动网点努力达到盈亏平衡点。该市农信社还加强资产利润率、薪酬利润率的考核,强化人力成本和收益的匹配,通过持续加强员工工资动态管理,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使得各行社在经营效益和收入增长的同时实现职工工资总额的同步提高,稳步提升薪酬利润比。
加强资产管理
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该市农信社将优化存量资产管理成效、强化增量资产管理效率作为提升收益、降低成本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持续优化生息资产,在贷款方面,特别是扩大实体贷款投放规模,并结合贷款客户资金归行率、忠诚度等指标,科学优化贷款利率,做到该提的提起来、该降的降下去;在资金业务和票据业务方面,加强全市农信社业务的集中、科学管理,通过组织内训师团队进行专业辅导指导,进一步提升投研水平,在防控风险的基础上,提升高收益资产的占比、资金的收益率。另一方面,持续优化非生息资产,进一步强化不良资产的处置,通过明确风险资产的清收路径、实行清收责任人管理,用好清收专班,不断加强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同时,引导各农商银行加强损益性质的挂账款项、诉讼费类的挂账款项等非生息资产的清收处置,腾挪更多资金用于业务发展,在降低非生息资产的占比中提升资金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