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糖干炉与引钱龙


来源: 作者:张学龙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4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二月二,龙抬头。对于身处晋北的怀仁人来说,糖干炉是一道地地道道的风味小吃。

  糖干炉,又名闪塌嘴,用油、面和糖混合烤制而成,外壳酥脆,内部悬空,有不少外地朋友慕名前来品尝,咬一口下去稍不注意便会“闪塌嘴”,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房间里也充满了欢快的气息,场面十分诙谐、幽默。

  “龙抬头”当天,人们把豆腐、大葱、糖干炉、麻花和挂面,以及一把红色钞票依次排序,组成了民俗祭祀的“引钱龙”。其中,在糖干炉上画上一个红圈,或者往里面塞两颗带壳鸡蛋,就成了独具特色的“龙眼”。

  记得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在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桥段中,曹操有云:“方今春深,龙乘时之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那时的我听不懂龙的含义,每每看到这一段,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引钱龙”的形象,祭祀过后不仅有零花钱,还可以饕餮一顿大餐。朝着糖干炉满满一口咬下去,闪塌了嘴巴,又哭又笑咀嚼着,尝到了幸福的味道。

  听母亲说,以前家家户户打饼子都会提前准备一个大缸,刚烤好的糖干炉吃起来最香,吃不完的便都储存在缸内,当作下地干活时补充体力的口粮。每年这个时节,爷爷便扛着锄头,拎着包糖干炉下地干活。当他干活累了,便往地上一坐,一边啃着糖干炉,一边给坐在青石上的我讲“龙抬头”的典故。

  原来“二月二”又叫春耕节,在这一天二十八星宿苍龙角宿探出地平线,万物生机盎然,正是春耕的好时节。人们便祭拜“引钱龙”,招福纳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听到这里,我总算明白了“方今春深,龙乘时之变化”的含义。

  如今随着国家的富强,老百姓的物质条件在不断丰富,糖干炉也不再是田间地头充饥的口粮,已逐渐从“现实需求”转化为“象征意义”。记忆中的味道是那么的香酥可口,现在就算平日里想吃到还不容易,只有遇到“龙抬头”“中秋节”这些重要节日才会被摆上祭祀,一家子兴高采烈地分而食之。

  糖干炉与引钱龙的故事,也是农民致富的故事。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老百姓辛辛苦苦耕种,用生产的粮食养活一家子,就是全家人的“英雄”。那火热的窑炉是劳动人民春耕播种的激情,那泥土般的芬芳是他们吃苦耐劳的朴实品格。那满满当当一缸子的糖干炉,就是五谷丰登,在“二月二”日子里最令人回忆无穷、弥留齿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