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空心化”不断加剧,老年人和留守儿童日益成为农村人口的主体,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如何让金融服务更“适老”,提升老年客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进老年客户对农信社的支持和信任,是我们每位干部员工需要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近年来,永济农商银行从“心”出发,向“心”而行,持续丰富“适老”金融服务,打造“适老”服务样本,刷新“适老”服务品牌。
优化办公环境 让老年客户“暖心”
永济农商银行共有26个营业网点,其中乡镇网点15个,占比达58%,服务对象大部分是农村老人。面对这一现状,永济农商行综合考虑老年客户地域、身体等特点,认真总结“适老”服务经验,加强星级网点建设,为老年客户提供热心周到的温馨服务,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在每个营业网点开办老年人支付“绿色通道”,为老年客户提供咨询、协助服务,缩短其业务办理等待时间,并建立无障碍通道、休息区,配备老花镜、轮椅、口罩、雨伞等便民服务用品,让老年客户感受到农商行的尊重和关心;针对老年客户使用智能手机普及率低的情况,设立报刊区,缓解老年客户业务等待过程的焦虑情绪;针对老年客户书写不方便情况,每个网点配备至少一台“指纹式柜外清”,使老年客户通过按指纹的方式即可完成业务办理;针对老年客户听力差、身体弱、观察反应迟缓等情况,要求员工与老年客户交流“语速再慢一些”“语言再口语化一些”,全力为老年客户提供优质特色服务,让老年客户金融服务“老有所依”,使老年客户感受到金融服务的温暖。
提供上门作业 让老年客户“贴心”
针对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永济农商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灵活采取上门、预约等安全、便捷方式办理业务,实现“不出门,能办事”,全力满足有特殊需求老年客户的业务需求。
“真是太感谢了,之前还发愁社保卡怎么办,你们就来到家里,几分钟就把事情解决了!”卧床多年的邓阿姨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感谢地说着。原来,舜都支行的工作人员在邓阿姨儿子口中得知其因身体原因无法去网点办理社保卡业务,网点负责人立马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上门服务。安排双人上门,在保证合规操作的前提下,为其办理了社保卡。得到了邓阿姨及其家人的称赞。
这仅仅是永济农商银行上门服务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永济农商银行依托便携式设备为老年客户办理上门服务68起,将服务从柜台延伸至家门口,解决了老人们的“心头之急”,收获了老年客户的交口称赞。
普及知识金融 让老年客户“安心”
近年来,电信诈骗套路层出不穷,犯罪分子频繁利用老年群体对电信网络诈骗辨别能力较弱等特点进行网络金融诈骗。针对这一问题,永济农商银行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通过立足网点、阵地宣传、走进社区等方式,从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电信诈骗的常见案例、防范非法集资的措施三个板块展开宣传,提醒居民群众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不随意接听陌生来电,普及防范网络诈骗的金融知识,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金融知识相对薄弱的老年客户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诈骗手段的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老年客户风险防范意识,有力维护了老年客户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