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农商银行全方位贯彻落实省联社“1234”工作思路和举措,坚持扩规模和控成本同推进、同优化,在保障存款规模稳步提升的同时,持续优化结构,减少利息支出,存款付息率连年下降。截至4月末,该行各项存款平均付息率为1.88%,新增存款付息率为1.32%。
“三项机制”
抢占对公存款“主阵地”
一是打造政银协作机制。该行常态化与县财政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对接沟通,班子成员每月分组走访,全力营销对公账户与对公存款。通过承办县域70%事业单位账户资金结算和工资代发业务、与县财政局联合开办“一卡通”业务以及代理县财政控股公司财务结算等业务,该行持续增强政银协作紧密度,成功营销财政性存款2.6亿元。二是打造银企沟通机制。该行根据企业行业类别建立台账,每月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全方位掌握企业经营状况,以对公账户开立、贷款投放为抓手,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做到需求摸底实时化、信贷支持高效化、金融服务全面化。截至4月末,该行开立对公账户2719户、对公存款余额8.62亿元。三是打造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该行坚持“多劳多得”考核理念,突出“高成本低计价、低成本高计价”导向,加大低成本存款绩效考核占比,创新融入个人KPI和计价方式,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同时开展对公存款营销专项奖励,今年累计奖励56人次、金额17.5万元,对公户数净增262户、对公存款净增4.88亿元。
“三个调控”
优化储蓄存款“结构盘”
调控存量一年期以上存款规模。该行统筹分析高成本存款规模、笔数、金额,逐户制定压降计划。2022年以来全力压缩高成本存款1.18亿元,未新增协议存款。同时对存量一年期以上存款进行重点转化,通过耐心讲解政策引导客户转为一年期以下。今年以来,该行成功转化一年期以下存款2.6亿元。调控一年期以上新增存款。该行明确五年期、三年期定期存款新增占比分别不超10%、30%,严格控制大额存单增长。各支行对照自身储蓄存款结构,全力营销一年期以下存款。今年以来,累计增加一年期以下储蓄存款5.2亿元,占比67.18%。调控储蓄存款利率。该行建立利率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组建市场调研小组、按周走访分析、掌握他行利率动态等多项举措,合理制定储蓄存款利率,实现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减少利息同步推进。2022年以来,该行先后3次动态下调定期和活期存款利率。截至4月末,该行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下降0.25个百分点,个人定期存款较去年同期增加4.25亿元,利息支出仅增加143万元。
“两个营销”
做实活期存款“大蛋糕”
该行在活期存款营销上坚持多、广、散,以扩户增量为目标,促进活期存款稳步增长。全员外拓营销常态化。该行利用全员营销电子地图,划分20个服务区域,录入所有客户信息、产品使用情况。同时组建20支营销队伍,采取“支行+部室”“自主+集中”协作模式,建立起“周月”营销机制,机关人员每周与对口支行不少于一次协作营销。此外,组建农商快办服务队,每天灵活机动营销,新开立银行卡4800余张,吸收活期存款3200余万元。抓好厅堂营销阵地。该行通过常态化开展“神秘人”检查、建设优化“爱心驿站”等举措,全力提升厅堂服务水平。20个营业网点紧抓有利时机,每月不少于1次开展节日及其他主题营销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厅堂营销活动120余次,重点营销零存整取、银行卡开办等业务,同时详细讲解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便民产品功能,持续增强客户粘性。截至4月末,该行个人活期存款较年初增加9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