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晋城农信社认真贯彻落实省联社关于中间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本着“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的工作理念,从思想、机制、行动、保障上多方发力,推动代理保险业务取得长足进步。截至4月末,该市农信社新增代理保险保费786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766万元;新增代理保险手续费收入55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9万元。
转变思想统一认识
突破误区阻力
在代理保险业务的推广过程中,晋城农信社曾遇到干部员工在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与阻力。针对困难,该市农信社鲜明提出“两个明确”:一是明确为什么做,二是明确为谁做。当前,存贷利差不断收窄,只有丰富轻资产的中间业务类型,提升中间业务收入,才能真正提升盈利能力,实现长远稳健发展。该市农信社树立以抓中间业务推动零售转型的思路,借助与合作单位的互利平台,把代理保险业务与传统业务相结合,通过代理保险业务对内外部资源再开发、再利用,增加员工收入,树立营销信心,有效带动传统业务发展。同时,各县级行社大力培养员工主动营销意识,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产品需求,逐步扩大客群规模,为后续业务营销奠定坚实基础。
落实重点工作措施
抓好四个结合
该市农信社通过抓好四个结合,助力县级行社细化工作举措,高效完成工作目标。一是将柜面营销与重点营销相结合,努力扩大业务半径。针对千差万别的客户需求,该市农信社将综合营销、分层营销贯穿到代理保险业务的全过程。厅堂是接触客户最多、服务客户最近、现实体验最佳的场所,该市农信社鼓励基层网点立足个人客户资源,采取柜面营销和重点营销相结合的营销方式,对整个客户群体进行细分,确定重点营销对象,实行主动营销。二是将客户需求与产品推介相结合,提高主动营销的成功率。存款利率下行,储蓄不再是人们唯一的理财方式,保险业务的独特性正好适应了客户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尤其是今年推行的“鑫红利”保险产品,不仅能有效满足客户稳定高收益的理财需求,也对三年、五年期高成本储蓄存款的转化起到分流作用。三是将全员营销与保险合作单位分层营销相结合,全方位拉动代理保险业务。晋城审计中心与保险公司管理层积极配合,县级机构与保险公司执行层主动对接,营销人员与保险公司派驻专员落地实施,各个层级间从研讨活动方案和培训内容审定,到协调解决营销难点,再到落实奖励标准,各类问题逐一突破。四是将保险业务与传统业务相结合,充分挖掘存量客户潜力。该市农信社积极倡导跳出营销看营销,不单纯地为保险而营销,将其与资产负债等其他业务协同推进,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在日常拓客中,注重客户分析,转变营销策略,把代理保险业务和传统业务一起进行“捆绑销售”,譬如贷款业务中的安贷宝、存款客户的资产配置等。
助推代理业务腾飞
强调四个保障
有效抓好工作,贵在高效落实,而落实离不开保障。该市农信社一是加强组织保障,确保人员配置到位。累计抽调243名机关后台保障人员下沉驻点帮扶,有效减轻柜面人员工作压力,并统一由支行行长负责调配考核管理,组成了一支强大的营销团队。二是抓好培训保障,确保专业技能到位。采取分步、分片的方式,由保险公司专业培训师对保险信息、市场动态及客户需求变化等内容进行分享,先后组织186次全覆盖业务培训,使全员充分掌握保险代理业务的专业知识,增强营销技能。三是加强机制保障,确保责任到位。本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要求,晋城审计中心将省联社2023年中间业务指导意见“一传到位”,县级行社制定详细的营销计划和具体举措,确保代理保险业务有力有序开展。四是加强激励保障,确保主动意识到位。与保险公司加强沟通对接,将阶段性单项奖励按照“谁办理,谁受益”的原则,及时全额兑现到单位和个人,不断提高全员营销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