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诚信是社会生活的灵魂。诚信,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指标,已经成为金融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系统各级积极探索以诚信赋能企业文化的新路径,以实际行动践行促进诚信金融建设。
中阳农商行
双向发力 增添诚信底色
中阳农商行内外双向发力推动诚信建设工程,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推动各方面守信践诺,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促进县域形成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社会信用环境,使诚实守信、重信守诺成为社会良好风尚。对内,让诚信成为发展基石。举办诚信建设培训班,引导员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素养,增强诚信意识;按季开展信贷领域明察暗访和贷款服务质效常规审计,提升行业诚信自律水平;建立诚信宣传金融服务队,常态化宣传和普及相关金融知识,营造知信、守信、用信、重信的良好氛围。对外,让诚信成为服务底色。开展信用评价,深化“党建+金融”服务模式,实现信用等级评定的“精准画像”,评定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全力打造健康而活力的信用生态;丰富信贷产品,为诚信客户精准匹配以信用评价为基准的“惠民贷”“惠商贷”等产品,切实让群众的“信用资产”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
黎都农商行
贯穿领域 聚焦诚信放贷
作为服务区域百姓的主流银行,为进一步提升区域内广大客户的诚实守信意识,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良好氛围。近年来,黎都农商行聚焦金融放贷领域,结合各类信贷产品,将诚信文化贯穿在业务办理的全流程各领域。一方面加强产品学习,夯实诚信理论基础。为向广大客户提供精准的信贷服务,引导客户认识各类产品的信用要求,该行通过每周三“集中学习日”,组织学习信贷产品知识以及各类信贷制度,不断夯实全行人员知识理论基础,切实提高我行金融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做好知识宣传,营造浓厚信用氛围。该行充分发挥网点宣传教育主阵地的职能,向办理信贷业务的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解读诚信政策,普及良好的信用记录对于个人、企业的重要意义。同时,在下乡过程中,向广大百姓进行诚信知识宣传,让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积极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自身力量。
和顺农商行
制度为舵 扬起诚信风帆
和顺农商行不断强化诚信制度建设,全面夯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建设,为银行诚信服务打下坚实基础。一方面,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员工的必修课,制订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管理办法与年度消保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与培训要求,通过培训,在每名员工的心中埋下诚信的“种子”。另一方面,以制度规范与奖惩问责为抓手,制定针对营销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等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相关的重点板块专项管理制度,以“制度”为帆,助“诚信”立行,把诚心、热心、真心贯穿于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心系客户、诚信为本,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此外,在各涉贷网点醒目位置设置“阳光信贷”公示栏,向群众公开贷款条件、程序等,将信贷人员姓名、照片、联系方式、工作职责、服务范围、服务承诺及“七不准”贷款管理规定等内容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客户的风险防范意识,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诚信,以诚信服务赢得客户信任,竭力打造诚信银行。
介休农商行
多措并举 构筑诚信体系
介休农商行确立“德商行远”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始终将诚信建设作为工作重点,通过“事前失信提醒、强化诚信宣传、事后失信打击”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推动诚信体系的构筑,营造了良好的诚信氛围。该行每月20日由客户经理对贷款客户进行电话或微信结息提醒,同时微信公众号每月19日至21日连续三天推送提醒,通过事前提醒,帮助客户了解还款信息,避免因忘记还款导致逾期的不良信用记录,有效提升客户的信用意识,促使客户养成按时还款的良好习惯。该行持续开展风险资产清收专项行动,巧借“司法亮剑”,严厉打击“老赖”,维护金融稳定。同时,通过设立失信人曝光专栏,充分借助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自媒体加大线上曝光失信人信息力度,广泛宣传清收政策,营造良好的诚信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