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山西农信:驻村更驻心 实干赴振兴


来源: 作者:武鹏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9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帮扶村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52万元,较去年增加1164.47元,增幅达8.28%,高于全省脱贫人口平均收入水平

  今年以来,省农商行驻村帮扶队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驻村帮扶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截至目前,李家湾和徐家沟两个帮扶村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52万元,较去年增加1164.47元,增幅达8.28%,高于全省脱贫人口平均收入水平,坚决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省农商行党委把驻村帮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召开党委会讨论研究驻村帮扶工作,统筹制定帮扶计划、专项听取工作汇报、协调解决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巩固衔接阶段各项工作。一方面加强调研督导,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并与村支两委班子及驻村工作队同志们座谈交流,讨论研究驻村帮扶工作思路,协调解决突出问题与实际困难。督促驻村干部严格落实“五天四夜”全脱产驻村工作纪律和请销假工作制度,统筹加强驻村干部生活保障与支持。另一方面强化责任落实,做到实时检点,确保按计划落实到位。在省农商行党委的关心支持下,驻村帮扶队认真落实派驻单位主体责任,年内向帮扶村拨付帮扶经费44万元,大力支持帮扶村乡村建设、产业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建强村级组织。省农商行把帮扶村党建工作纳入对驻村第一书记的考核范围,充分发挥第一书记职能作用,进一步建强村党组织、夯实党在农村执政根基。一是坚持党建与驻村帮扶相融合,通过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立问题清单,督促整改落实,提升农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二是督促办好第一书记讲党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活动,确保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动村支两委党员干部更好干事创业、担当作为。三是督促加强政策宣传和理论宣讲,广泛开展党的建设及乡村振兴方面的政策宣传宣讲,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和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大意义及深刻内涵。四是协同联动组织开展“爱心助学”、农产品助销等活动,为凝聚民心、共同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落实基本保障,守牢返贫底线。驻村帮扶队紧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底线,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问题排查和收入测算工作。一是把住房安全作为入户走访的重要内容,及时关注在村农户房屋安全隐患和雨雪等恶劣天气变化,做好节假日返乡群众的住房风险排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解决。二是统筹结合入户走访、问题排查等信息,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对散失劳动能力和因突发严重困难存在返贫迹象的群体,及时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分析研判,及时纳入监测范围和申报低保,确保应纳尽纳,防止体外循环。三是认真落实“控辍保学”工作要求,逐户排查适龄儿童辍学退学问题,积极协调落实生源地助学贷款及“雨露计划”等教育帮扶政策,协调白文一小为徐家沟村2名残障儿童进行“送教上门”。五是分类落实低保、特困供养、养老、重病重残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政策。

  落实帮扶举措,强化乡村治理。驻村帮扶队认真落实“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总要求,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巩固特色农业示范种植成果,继续支持在村农户发展土豆种植,免费向种植户发放了化肥、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并聘请农业专家进行培训指导,鼓励在村农户发展规模化种植,惠及农户187户。二是鼓励村民充分利用自家庭院和房前屋后闲置空地发展庭院经济,免费提供西红柿、茄子等各类菜苗3.98万株,同时开展庭院经济示范户大比评活动,对28户示范户奖补合计1万元。三是持续做好新型树种的修剪和生长期跟踪维护工作,使其茁壮成长,开花结果。四是督促李家湾村香菇厂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全年解决在村脱贫人口10人就业。五是协同临县农商行广泛开展信贷需求调查摸底工作,切实解决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两个帮扶村小额扶贫贷款余额达108万元。六是指导两个帮扶村认真落实产业资金“四个一批”工作要求,严格按照资金权属关系,分类建立产业扶贫和壮大集体经济资金台账,扎实推动档案资料规范化和债权债务正常化,并督促进行收益分配,保障脱贫户合法权益。七是探索建立土地登记流转台账,稳妥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流转工作,全年为22户农户建立登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