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当元宵节的脚步临近,记忆深处的温馨画面便如潮水般涌来。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元宵节是春节的一部分,是年节的大联欢,是团圆与欢乐的盛大庆典,承载着岁月沉淀的深情与美好。
儿时的我是个喜欢看景致、看热闹的人,每年的十五前后,总要出去好几趟看十五看红火。大约从十三一直看到十六,就想把每一处的表演队伍都看全,生怕看不全,留下遗憾。游街的队伍和项目真是太多了,彩车、秧歌队、锣鼓队、鼓号队、舞龙、踩高跷、大头娃娃……这些表演让人们目不暇接,为之心动。此时的山中小城,完全沉浸在节日欢乐气氛中。
响遏行云,绕梁三日。元宵节看戏那是必须的,每年的正月十五,特别是上午和下午是戏曲大汇演,各村巡回表演,而且演的都是最精彩、最拿手的片段。儿时的我,不懂戏文,只看热闹。尤其喜欢看武戏中的耍枪舞棒和翻筋斗,在咿咿呀呀的戏腔中上下翻飞、劈砍切刺,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赢得台下阵阵喝彩,叫好声连连不断。那一段段迷人精湛的武打,仿佛让我看到了古代战场上,那刀光剑影杀声震天的场面,好不过瘾。每次回到家中我仍意犹未尽,兴冲冲地拿来棍棒学一阵,幻想着自己也是那百万大军的将领勇冠三军。现在回想起儿时那些被睡梦中喊杀声叫醒的夜晚,着实令人不禁会心一笑。
明月高挂,登高瞭望,家家户户的屋檐边、门搭上,房前、屋后的树上,到处都悬挂着各种灯笼,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如同九天银河,浩浩汤汤看不到尽头。浩月当空,繁星闪烁,星光、月光、灯光遥相辉映,仿佛百花争艳一般,比着用自己的艳丽去充实这片夜空,可谓天地同欢,人星共舞。
我记得余光中先生曾言:“月光是那千年的月光,九州一色也还是李白的霜。”正因是此,即便是穷山僻壤、繁华都市、海角天涯,心中都扯着一根无形的线——家国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