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这里是我的家乡,太行西峙,汾水东流,山西大地像一本青铜铸就的史册,表里山河的风骨间矗立着华夏文明的千年风华。当开拓的晋商牵着马队丈量欧亚时,汾河两岸生长出了绵延百年的金融根系。
“信用唤醒大地的希望,合作托起三农的梦想,我们诞生在红色太行,我们扎根于三晋城乡。”这里是我的农信之家,在建设金融强国的征程上,我们背起挎包一步一个脚印出发,在每一段崎岖不平的山路,每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携手与客户走出困境、走向未来,将智慧与汗水倾付在了这片希望的田野——
党旗引前行
“唱支山歌给党听,党的光辉照我心。”
党旗镰锤在心间,大漠化为桑田。山西农信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红色金融机构,是从根据地走来的银行。我们不会忘记,在那段烽火硝烟的峥嵘岁月里,我们在党旗的引领下空前团结,如锋似枪,走过烽火硝烟、艰难险阻,谱写了气壮山河的金融史诗。我们缅怀过去,继承先辈沉甸甸的嘱托,发扬吃苦耐劳、心系百姓的背包精神,坚守扎根三晋,服务三农的初心,携手与客户走向共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普惠金融的大力发展,为农信社的发展指明了航向。我们在全省建立2001个党员服务窗口,5079个党员示范岗,3047个党员责任区,建设2774个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构建一卡通服务,建起“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推动了85件实事落地。山西农信人以三晋大地为卷,以金融活水为墨,把金融资源滴灌到党最需要的地方。
当我们回望1945年长治屯留罗村信用社的油灯微光,当我们看见新时期农商行快办服务队在电动车上挎包前行,一脉相承的背包精神扎根在三晋百姓的田垄间,流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里。我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践行着百姓银行的责任担当,在时代金融浪潮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为党旗增添一抹赤诚的农信红!
传承强担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当农信人背起挎包从农信社出发,有时遇到了道路坑洼不平,便几个人下来推着车走;有时调查的客户居住在山岭上,便一步一步爬到山坡;为了详细调研,精准施策,我们常常一边擦去脸上的汗水,一边与老百姓攀谈在田间地头……
当农信人背回挎包返到农信社,乡村的夜晚静悄悄,但这里却依旧灯火通明,这里的责任在继续,温暖在蔓延……大家疲倦的时候,就起来活动一下,伸个懒腰,走到正在埋头做事的同事身边,默默地倒杯水,顺便帮个忙,然后到窗边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继续工作。因为当背起了农信的挎包,也是背起了老百姓对未来日子的希望!为了明天,我们全力以赴,把农信人的温暖传递到邻里乡间,让农信社与老百姓的情谊在这片黄土地上生生不息……
风雨三农情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家里的顶梁柱病倒了,娃娃上学没钱了,经济不景气工厂倒闭了,种植大棚一夜风雪全枯了……落后原因千丝万缕,一道道皱纹映射着这一条条苦难。背着挎包的农信人来了,他们扛起了瘫软在地的臂膀,与老百姓在风雨中携手并肩走——
在炎热的烈日里,在漫天的风雪中,在残横断瓦的房头,在旧迹斑斑的工厂,处处闪动着农信人的身影……推出更精准的信贷产品,给于困难户降息贴息,加大企业扶持力度,为滞销的农产品代言宣传,只为了老百姓能舒展眉头,露出脸上的笑容。
在长治武乡的谷田里,党员先锋队翻山越岭,完成269个村庄的整村授信,把党的金融关怀化为沃野里金黄的小米;在吕梁临县,农商行的金融服务覆盖生产、加工、销售多个环节,助力150多家种植家庭作坊实现价值从百万到过亿的蜕变;在省会太原,几分钟到账的晋享E贷,让小微企业主感叹手机一点,希望就在眼前。
当留守的老人领上了救济金、米面油盐,当种植户盖起了结实的蔬菜大棚,当旧处的工厂引进了新机器,流水线上声声轰鸣……我们从企业家见到你时热情期盼的目光中,从养殖户重新振作与你紧握的双手里,从农户在丰收的麦田里对你的声声感谢中,见证了自身的价值,读懂了农信事业的意义——那就是默默奋斗为了别人明天更美好的执着,是那久经磨难的人为你露出感恩的笑脸,是一次次背起挎包与老百姓携手走出困境,为他们生活绘制出的幸福画卷!
开拓谱新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抚今追昔,农信背包精神薪火相传,信合文化历久弥新,山西农信在传承中开拓,在开拓中发展。记得老一辈农金人,一个挎包,一辆自行车,农信社被称作“挎包银行”。几代人的艰苦卓绝,为农信社留传下了“三铁”的美名。
今日是新一代农信人砥砺奋进的时代,省农商行撑起了一片天,县农商行开辟了一方土,农信人发扬背包精神拼搏奉献,书写出了浓墨重彩的金融诗篇!
随着农信社的金融产品推陈出新,服务质量优化提升,“精耕”领域不断扩大,未来农信儿女将赓续背包精神,阔步前行,在时代浪潮中铸就与客户携手共赢的农信梦想!
共圆三农梦
“一寸光阴一寸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山西农商行作为我省唯一一家存款规模突破万亿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108个县级行社,近3000个营业网点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社区乡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每当回首山西农商行几年来的发展巨变之路,全系统5万余名干部员工满怀骄傲与自豪,饱尝汗水和艰辛……
我们艰苦跋涉,从信用社到农商行,再到如今成为全省资产规模最大、存贷款余额最多、服务半径最长的地方金融主力军,山西农信在风雨里成长,在苦难中茁长。
我们勇毅前行,从太行深处走到田间地头,走出山庄窝铺,走进表里山河,走向广袤沃野,汇通三晋,融达九州,山西农信在泥泞中蹚出坦途,从乡间小路走向阳光大道。
抚今追昔,背包精神薪火相传,农信文化历久弥新,郭玉堂、卢天录、冯玉锁……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就如同鼓点激昂在路上,一代代农信人在传承中开拓,在开拓中发展,书写着时代的金融答卷。
“山西信合、百姓银行,农商银行、源远流长……”《山西农商银行之歌》里豪迈激昂的旋律唱出了一代代农信人从罗村的第一家信用社走来,迈过坎坷,饱尝艰辛,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唱出了农信儿女与客户风雨同舟,越过艰难,迈向成功的危难真情!如今,山西农信已走过披荆斩棘、化茧成蝶八十年的不凡历程,也许你未曾亲历她最初的样子,但以后的每一分每一秒,她都将因你我的努力而更加美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安排部署,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我们做强做优金融服务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山西农信儿女将在党旗的引领下,旗帜鲜明、同心同行向新的天地迈进。
抖抖身上的尘土,擦擦脸上的汗珠,奋进在新的时代,农信儿女背起了挎包,奔赴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路途,为了三农的希望,让我们继续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