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红色沃土 金色答卷丨兴县:以初心在红色沃土书写金融答卷


来源: 作者:兴县农商行 刘锦华 高鹏芳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兴县这片饱含红色记忆的土地上,晋绥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文化遗迹,无声诉说着革命先辈的奋斗史诗。

  抗日战争烽火燃起,兴县作为晋绥边区首府,成为敌后抗战的重要堡垒。1937年,八路军120师挺进晋西北,兴县人民积极捐款捐物,筹集了6万多银元、粮食700余担。1940年,面对部队军粮紧缺、物资匮乏的严峻局面,兴县民众再次倾囊相助,筹措冬衣经费,赶制军鞋,及时化解了八路军的燃眉之急。同时,青年们踊跃参军,为抗战胜利贡献一份力量。

  在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沃土上,诞生了兴县农商行。该行将前辈“为民服务”的初心与奉献精神融入血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兴县农商行以“党建+金融”双擎驱动,将服务“三农”、振兴乡村作为首要目标,奋力书写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答卷。

  深耕红色沃土

  整村授信赋能乡村振兴

  兴县农商行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积极调动村两委、党员干部等基层力量,采用“背靠背”评议的方式,以“备用金”为宣传切入点,以“晋享e贷”为主要产品载体,在前期通过关键人进行综合评估,批量筛选出符合件的“白名单”优质客户的前提下,大力开展“网格授信”“整村授信”集中签约活动,积极推广“网格化+整村授信+晋享e贷”惠民工程,通过优惠利率、优先通道、优质服务配套“整村授信贷”“社区乐贷”“码商兴业贷”等“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给予“整村授信”“网格授信”的居民相应优惠政策,切实让农户享受到信用村、市场主体创建成果。截至目前,该行已收集244个行政村、10个社区2万余户客户信息,打造市场信用主体20个,涉及主体总户数24658户,其中有效用信户数11998户,授信金额15.63亿元,贷款金额11.18亿元,全行涉农贷款余额29.47亿元,占比66.38%,民营企业贷款余额8.55亿元,脱贫人口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12亿元,千万元以下贷款占比达到82.16%,大额贷款占比仅为8.42%且较年初持续下降1.21%,是名副其实的支农支小主力军,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延伸服务触角

  农商快服务千家万户

  兴县农商行聚焦“党政所需、农村所缺、农民所盼、农信所能”,通过经营管理转型组建“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公司小微”三个专职办贷事业部,畅通申贷渠道。搭建电话、微信公众号、客户经理微名片、手机银行等24小时线上渠道,确保城乡居民申贷渠道通畅,成立“农商快办服务队”,为客户经理配备了60余台电动单车以及140余件冲锋衣、服务包,助力客户经理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更加灵活高效开展工作,同时赓续兴县革命老区红色基因,践行为民服务理念,将普惠服务延伸至村民“家门口”,推动普惠金融服务从“最后一公里”迈向“零距离”,目前“农商快办服务队”为县域内5988户个人居民发放消费贷款7.44亿元,满足了当地居民消费需求,助推了县域经济发展;向种养殖、批发、零售、加工制造等4000名客户发放9.16亿元经营性贷款资金,推动县域各行业生产经营发展。

  聚焦精深铝镁

  信贷助企注入发展动能

  兴县农商行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高质量实施“六张牌”(精品杂粮、精深铝镁、红色文旅、生态文明、城乡融合、民生改善)战略,立足县域经济发展定位,持续强化金融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决策链短、体制灵活、金融产品丰富的优势,创新研发“新企贷”“助企贷”等专项信贷产品。依托“千企万户大走访”专项行动,构建“政银企”三级联动机制,系统性对接经开区15户铝镁精深加工企业。截至目前,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71亿元,较年初净增1.17亿元,覆盖民营小微市场主体535户;重点支持铝镁产业链核心企业,向元泰高导、一禾铝业等7家铝材加工企业配置信贷资金1.53亿元,为氢能重点企业泽丰达新能源同步授信4400万元,并配套提供账户管理、电子银行等服务,注入金融活水助力产业提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