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页banner
您的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山西农商行以专业“背包”激活发展“磁场”


来源: 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4日]
分享至: 打印 大  中 

  精于专业,才能赢得长久信赖。全系统各级机构围绕专业团队培育、精准服务破题、科技赋能升级三大关键维度协同发力,将专业化“背包”融入业务全流程、工作各环节,从“旧背包”走街串巷到“新科技”智慧金融,从“线下”单点对接至“线上”全域覆盖,以专业之力汇聚赋能乡村振兴、激活地方经济发展的“强磁场”。

  培育专业“智囊团”锻造精兵强将

  全系统围绕核心技能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人才培育体系,通过常态化宣导与实践融入持续强化“背包精神”理念,推动团队素养全方位、高质量进阶。晋中开发区农商行加强专业人才梯队建设,针对不同岗位精准制定年度培养目标,同步规划业务营销、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企划宣传等12个专项培训内容,全方位强化员工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太原农商行上线金穗云学院数字化平台,以岗位需求为锚点,通过大数据精准画像、智能推送适配课程,搭建“五大功能模块+‘六个一’学习机制”的线上学习生态,让“随时学、随地学”成为常态,为关键岗位培育生力军。屯留农商行实施“导师带徒”计划,选拔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资深客户经理担任导师,与业务能力较弱的客户经理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一对一指导,加速员工成长。介休农商行聚焦柜面核心技能,常态化开展点钞、翻打传票等“实战练兵”,通过“每日一练、每周一赛”,推动员工基本功迭代升级,并将业务技能比评、服务满意度与“星级员工”评定结合,年均业务差错率下降21.78%,客户“急难愁盼”响应速度提升50%。

  下沉服务破难题精准拓展市场

  各级机构围绕战略机制落地、区域布局优化、产品创新突破、专项服务提质等方面多点发力,持续推动政策、资源、产品、服务下沉,赋予了“背包”更专业的色彩。灵石农商行建立“银政+银企+银村”多维联建共建机制,组建30支“背包服务队”,分层级对接机关事业单位、各乡镇村、企业等,目前已累计投放涉农贷款6.4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5.03亿元。夏县农商行将辖区乡村划分为5个区域,将12家综合型网点整合为5个区域办贷中心,详细绘制“营销版图”,建立“一三五”维护存量、“二四六”拓展新增的工作机制,专营信贷业务,存量客户走访率达78%,新增客户6700余户。曲沃农商行针对不同客户推出“莲菜贷”“樱桃贷”等特色农业贷系列产品,目前累计向“南菜”产业投放7.29亿元,支持5641户农户增产增收;向“北果”产业投放4.55亿元,扶持3710户农户实现创业梦想。太谷农商行围绕教育、医药、玛钢、碳素、农业园区等地方特色行业精准施策,提供“一业一策”的专业化金融服务,同步建立高效跟进机制,实时响应行业发展诉求,目前已发放特色产业贷款430户3.2亿元。

  依托科技强支撑创新智慧金融

  各级机构依托科技手段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通过“流动式”服务场景搭建,为广大客户送上便捷高效的现代化金融体验,让传统“背包”搭载“智慧芯”。高平农商行以“移动展业+获客服务平台”为依托,全面打造升级版的智慧金融服务网络,通过常态化走访、精准化对接等方式,帮助客户办理信息维护、社保卡开卡、转账结算等非现金业务15000余笔。漳泽农商行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与长治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协同合作,大力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不动产抵押登记+金融延伸服务”体系,在营业网点增设5台不动产自助打印终端,累计业务办理量已有900余件。尧都农商行依托农信整村授信平台及网贷系统,现场采集农户经营数据、完成风险评级与授信审批,通过“现场调查+现场授信”模式实现科技支撑业务、数据赋能业务、业务推动发展,目前通过网贷平台累计授信5.7万户,授信金额90.7亿元,平台累计用信户数5.6万户,累计用信金额126.7亿元。应县农商行创新推行“送码进商户”专项行动,组织营销队伍深入市场,通过聚合支付、场景金融与网格化服务,为县域小微商户提供高效、安全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全面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该行聚合码已覆盖当地餐饮、零售、农贸等超3000余家商户,累计交易额突破2.1亿元。

  (综合王丹、薛爱红、郝晓波、王瑞俊、李昌亨、王刚、牛青武、郝兰梅、田玲、李雪、陈萍、张晓瑞报道。统筹:云编辑·马利芳)